去年十一月,李庚希因为获封金鸡影后被全网群嘲,一时之间“资本操控内娱”的声音不绝于耳,没想到才过去大半年的时间,在威尼斯“为国争光”的辛芷蕾,竟然也被套上了“德不配位”的标签。将被还没捂热,昔日“狂妄”、“低情商”的标签被重新翻出,试图将她从神坛拉下。从底层摸爬滚打,凭实力终获国际认可,这朵“野玫瑰”的崛起,究竟触犯了谁的利益,又堵了谁的上位之路?
威尼斯之后再花这场胜利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彻底改写了所谓“85花”的行业格局。当同辈女星还在流量剧里打转、为时尚资源争得头破血流时,辛芷蕾用一座沉甸甸的威尼斯影后奖杯,直接完成了段位上的碾压。评审团全票通过的决定,更是为这份荣誉的含金量盖上了无可辩驳的钢印。
回想不久前,时尚杂志《VOGUE》那张引发热议的“金九封面”,辛芷蕾被安排坐在地上,位置毫不起眼。如今再看,这一幕显得尤为讽刺,被网友们戏谑为“见人下菜碟”的绝佳例证。
她曾在自己的心愿卡上写下过“希望能有单人封面”的朴素愿望,而现在,国际顶级奢侈品牌香奈儿为她的获奖进行了多轮高调宣传,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张极具辨识度的东方面孔上。
她的成功,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习惯于用流量、番位和背景来衡量演员价值的行业旧规上。辛芷蕾用硬实力证明,真正的演员,最终还是要靠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份来自世界顶级电影殿堂的认可,让她瞬间从“85花”的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无法再被轻易归类的独特存在。
从东北小城到国际影后辛芷蕾的履历上,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一帆风顺的星途,她的起点,低得让人心疼。出生在东北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生活本就拮据,父亲的意外瘫痪,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帮母亲分担压力,她早早地就开始兼职做礼仪小姐和模特。2005年,一位经纪人的偶然发现,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对于当时的辛芷蕾而言,这并非什么艺术梦想的召唤,而是一条能赚更多钱、能改善家庭生活的现实出路。于是,她揣着一颗改变命运的心,签下了演艺合同。
从中国北方来到南方发展,她连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都说不好,在剧组里因为东北口音被人数落是家常便饭。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各种龙套和小配角之间辗转,拍过广告,也演过没人记得住的角色,挣的钱仅仅能维持温饱。她并非科班出身,最初没有任何专业的表演训练,后来才挤出时间去表演班进修,一点点地啃下表演这块硬骨头。
配角的光芒谁也挡不住辛芷蕾的演员之路,是一部精彩的“配角逆袭史”,很多时候,她的光芒甚至盖过了主角。2016年,一部艺术电影《长江图》让她首次进入业内视野,影片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人们记住了那个在寒冬腊月赤脚踏入冰冷江水的女演员,看到了她身上那股子狠劲。
真正让她“火出圈”的,是《如懿传》里那个心狠手辣的嘉妃金玉妍。凭借独特的厚嘴唇和蛇蝎美人的形象,她把一个反派演得深入人心,甚至许多观众认为她的表演张力超越了女主角。
紧接着在《庆余年》中,她又摇身一变,成了松弛自然的侠女海棠朵朵,广受好评。
去年现象级大剧《繁花》里,她饰演的风情万种、有勇有谋的老板娘李李,更是被誉为她的颜值巅峰。作为剧组里唯一一位非沪籍主演,她却将一个上海滩的传奇女子演绎得淋漓尽致,收获的喜爱度甚至超过了排在她前面的两位女主角。
即便在与赵丽颖合作的电影《乔妍的心事》中,宣传重心明显偏向对方,但她的表演依旧实现了口碑上的逆转。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繁花》爆红之后,她没有选择乘胜追击去接更多的影视剧,反而一头扎进了话剧舞台。在话剧《初步举证》中,她挑战了长达两小时的独角戏,一个人要分个角色,背诵厚页的台词。这种对演技的极致淬炼,为她赢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主角奖,也再次证明了她的硬实力。
狂妄是她最迷人的武器伴随辛芷蕾走红的,是从未停歇的争议,她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就是“狂妄”和“低情商”。2017年在综艺《演员的诞生》上,她输给舒畅后,面对镜头直言:“我不觉得她演得有特别好。”这句话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被批评为“狂妄自大”、“输不起”。
然而事情还有后续,一位评审老师事后向她道歉,承认当时没看清她的表演细节。她也随即改口,称自己输得不冤。但在那个“娇妻、傻白甜”人设盛行的年代,她这种不加掩饰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态度,本身就被视为一种“原罪”。
她的“低情商”事迹还有不少,比如在另一个综艺里,看到杨洋的名字脱口而出“他不是说二十年不参加综艺吗”,结果因信息错误而遭到攻击。
在红毯上,礼服胸前一朵夸张的黑色玫瑰花设计,也被误解成是纹身而招致批评。她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触碰到舆论的雷区。
这次获奖后,“捡漏周迅”的传言四起,称《日掛中天》这个角色本是周迅的,因对方婉拒才落到她头上,这种说法无疑是在贬低她获奖的含金量。这些负面评价的背后,或许反映了一种深层心态:公众习惯了明星谦逊、圆滑的形象,对于辛芷蕾这种锋芒毕露、从不掩饰自己欲望的“野心家”,总会带着一丝审视和不适。
结语辛芷蕾的成功,恰恰在于她的“不合时宜”。她从不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也从不掩饰自己对事业和财富的追求。早在还没出名时,她就曾立下要成为“国际巨星”的宏愿,当时被不少人嘲笑“口气太大”。如今,当她站在威尼斯的领奖台上,哽咽着说感觉像做梦一样时,没人再有资格嘲笑她。获奖后她接受采访,说出那句“能拿奖,代表我很厉害”,这并非狂妄,而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底气。她用十多年的默默耕耘,抓住了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让自己的演技在一部部作品中愈发纯熟。她没有堵住任何人的路,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荆棘丛中,硬生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鲁中晨-09-09《《VOGUE》官宣:威尼斯“影后”辛芷蕾有望连登封面,此前她登上该杂志二十周年群封,称未来想挑战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