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日电 通讯|“比利时的中国母亲”——寻访钱秀玲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丁英华 马志异
在比利时艾克兴市有一条静谧小街,路牌上标记着“德佩令吉夫人街”。当地人用这样的方式,以纪念一位从纳粹枪口救下近百名当地民众、被誉为“比利时的中国母亲”的女性——钱秀玲女士。
钱秀玲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自幼聪慧勤奋。上世年代,她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在比利时安家,嫁入德佩令吉家族,当地人习惯称她为“德佩令吉夫人”。
艾克兴市市长塞巴斯蒂安·德尚对记者说,至今许多市民仍对钱秀玲深怀敬意和感恩。1944月,比利时地下抵抗组织在艾克兴市打名德国盖世太保。德军抓名居民作为人质,并威胁,如果涉事的抵抗组织成员不自首,将分批处决人质。
钱秀玲毅然挺身而出,冒着被盖世太保监视的风险,亲自向德军将领冯·法尔肯豪森求情。这名将领曾在中国任职,同钱秀玲的堂兄有交情。因为她的求情,没有一名人质被处决。
德尚回忆道,当年的人质中就有艾克兴市前市长让·迪特里厄的父亲。正因为钱秀玲的斡旋,他父亲才逃过一劫。德尚说,迪特里厄生前始终感念钱秀玲的恩德,常常提到,如果没有这位来自中国的女性,就不会有自己。
二战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钱秀玲“比利时感恩勋章”。艾克兴市议会还决定以她的名字命名一条街道。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街道的。”钱秀玲的长孙热罗姆·德佩令吉说,自己走到那条街,看到祖母的名字,心中就会涌起强烈的自豪感。
热罗姆表示,祖母从未渴望被称作英雄。自己直到十几岁时才逐渐明白祖母的非凡之处。“她很少主动提及这些往事,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抚养子女和孙辈上。”
几年前,他在比利时曾遇到一位岁的幸存者。这位老人依然清楚记得钱秀玲当年的帮助。“他说,如果没有她,他们那一周就会被处决。听到这样的话,我再次确认了祖母的伟大。”
在艾克兴市,当地人同样珍视这段记忆,并希望将它保留下去。德尚说:“对我们来说,她是一位真正改变了我们城市命运的人。如今,许多游客会走到‘德佩令吉夫人街’,也会名比利时人被捕的‘人质街’参观,他们常常追问背后的故事。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德佩令吉夫人的勇敢与担当,同时也希望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记住她的名字。”
对这座城市而言,钱秀玲不仅是二战中拯救生命的传奇人物,更成为连接中国的桥梁。
“她的事迹为两国带来一份珍贵的历史情谊。”德尚说,艾克兴市正努力把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转化为现实的连结,市政府已同钱秀玲的家乡建立初步联系,希望在纪念活动和文旅开发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