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核心主題論壇之一,以“科技創造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屆世界前沿科技大會在京舉辦,百餘項可產業化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在會上亮相發布。
經濟學家、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教授說,人類進入大科學時代,突出表現為學科間交叉融合,教育、科學、技術和工程一體化。打造全球科創高地,要重視學科融合、人才融匯、要素融通,重視發揮“崇尚冒險、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引領作用和科技智庫的支撐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創新創業生態。
會上,中外嘉賓圍繞全球前沿科技發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路徑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瓶頸突破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既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應用、免疫細胞療法、機械製造等前沿技術方向,也關注“從科研到產業”的全鏈條轉化難題,為全球科技資源整合與創新價值落地凝聚共識。
第三屆世界前沿科技大會推出了以宇樹人形機器人等十幾個項目為主的科技產品,取得了很好的產業化效果。在此背景下,本屆大會經專家多維度評價,推選出國內iNKT免疫細胞療法等46項可產業化項目和85項國際合作項目,在大會上集中發布,10餘項科技項目簽約落地。相關成果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通信信息與網絡安全、裝備製造、綠色能源、農業、醫學等領域,兼具技術先進性與推廣價值。據悉,從本屆世界前沿科技大會開始,大會將不定期在“世界前沿科技大會元宇宙平台”、世界前沿科技大會網站和公眾號、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官網和公眾號發布推薦國內外可產業化的項目,為企業和科研單位做好服務。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和國際信息發展組織聯合周培源基金會、南洋科學院(新加坡)以及國內外多家權威學術機構,在大會上啟動了“中國預印本平台建設”戰略項目。該平台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知識圖譜、深度理解、深度研究、多模態交互式論文等創新技術,打造一個兼具全球開放性、學術權威性、技術先進性的科研交流新型基礎設施,從而實現加速科研成果傳播、賦能科技創新效率、推動全球科研協同、助力解決全球性挑戰、構建健康學術生態等目標。
本屆大會還打造了世界前沿科技大會元宇宙平台,平台融合了元宇宙展廳、AR智能交互技術、智能會議係統、MR混合現實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無論參與者身處全球何處,皆能打破時空界限,身臨其境參與大會交流,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前沿科技大會”,為大會後續常態化科技交流奠定基礎。
世界前沿科技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閆博華介紹,作為服貿會體係的“成果轉化助推器”,大會持續為全球科技創新破解“最後一公裏”難題提供實踐參考,未來將進一步鏈接全球科技資源,整合跨界創新資源,推動技術鏈、政策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讓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智慧醫療、綠色能源等領域科技成果惠及更廣泛國家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