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他默默無聞地跑了8年配角,一部“雙男主作品”更是遭到全網批評,被指“毫無底線蹭熱度”。
15年後,他手握4座影帝獎杯,卻依舊被貼上“流量演員”的標簽,甚至被指責“顏值平庸”“顯老氣”。
如今37歲的他,成功摘得“首位華人影帝”桂冠,“獲獎感言”一夜之間席卷全網。
然而,誰曾想到,當初央視的一句評價曾被當作“場麵話”,如今終於有人信了!
01
有人渴望短暫的高光,有人選擇漫長的沉澱,朱一龍無疑是後者。
2009年,21歲的朱一龍麵對鏡頭時,盡管略顯青澀,卻堅定地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朱一龍,我飾演的是一個‘冷酷殺手’。”
這一年,他憑借《再生緣》中金培元一角,悄然踏入演藝圈。
但誰也沒料到,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會在娛樂圈沉寂近十年,無人問津。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這句古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朱一龍在演藝圈的前半段。
他在53部影視作品中不斷變換角色,卻始終未真正走進大眾視野。
殊不知,在這段默默無聞的歲月裏,每一個角色都是他錘煉演技的契機。
2014年,《情定三生》中他飾演的遲瑞,將禁欲外表下的熾烈與偏執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句:“今天你不愛我,不代表以後你不會愛上我”,瞬間讓觀眾記住了這位民國貴公子。
當觀眾還沉浸在民國愛情戲中,他卻在《羋月傳》中“演技反轉”,令人驚歎。
他飾演的嬴駟,用微妙的表情變化將角色從純真到深沉的轉變演繹得入木三分。
從少年吃棗糕的憨態,到後期聽聞母親懷孕時朝堂上的憤怒失控。
當觀眾還在回味他嬴駟“由純變黑”的細膩演繹時,命運的轉折悄然降臨。
2018年6月,《鎮魂》橫空出世,成為他演藝生涯的“轉折點”。
朱一龍僅憑“眼神戲”便完美詮釋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沈巍望向趙雲瀾時,眼底滿是壓抑的深情;
黑袍使戴著麵具,眼神冷峻卻在看向熟人時流露出溫柔的“反差感”;
夜尊一挑眉,眼中透著狡黠,連笑容都帶著邪氣。
一雙眼,三種神態,觀眾紛紛感歎:
“朱一龍的眼神連看狗都深情”
“他眼中仿佛溢出了愛”。
誰料,一夜爆紅的他並未停下腳步,緊接著憑借《知否知否》中的小公爺,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他將少年心動的甜蜜、求而不得的苦澀,全都融入眼神中,演繹得令人動容!
這次表演不僅讓他入圍白玉蘭最佳男配角,也讓他首次登上事業的“高峰”。
然而,演員的“掌聲”與“質疑”總是並存。
02
提到他,觀眾腦海裏浮現的不是遲瑞的隱忍、齊衡的溫柔,就是沈巍的深情,仿佛千篇一律。
正因如此,“花瓶”“隻會演愛情戲”“流量演員沒演技”的質疑聲不斷淹沒他的努力。
麵對洶湧的批評,他沒有辯解,隻是在采訪中平靜回應:
“職業是騙不了人的,我要去努力嚐試去改變,不斷地去挑戰自己,去探索自己。”
這句話如同種子,在他之後的角色中悄然發芽。
2019年,朱一龍沒有選擇熟悉的偶像劇路線,而是毅然投身正劇領域。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他飾演護旗手宋月強。
沒有纏綿悱惻的感情戲,也沒有靠眼神就能出圈的“蘇感”,隻有挺拔的身姿與堅毅的神情。
為了還原97年護旗兵的真實狀態,他直接住進部隊,與真正的軍人一同訓練。
站軍姿站到雙腿麻木,踢正步踢到腳掌磨出血泡,貼了一層又一層創可貼也未曾退縮。
可這份敬業,在影片播出後卻成了“攻擊點”。
他嚴格按照軍人標準剪的短發,被解讀為“放不下偶像包袱”;
練到膝蓋僵硬的正步,更被說成“裝模作樣的花架子”。
可朱一龍偏偏不認輸。
你說他是“靠顏值吃飯的奶油小生”,他就偏要撕掉所有標簽。
2022年《人生大事》一上映,幾乎沒人認出他。
原本白皙的皮膚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曬得黝黑的臉龐,搭配寸頭、花襯衫和拖鞋。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將街頭混混莫三妹的轉變演得真實動人。
他用燒紙錢點煙,用手背抹嘴角的油。
誰能想到,僅憑一場出殯戲,他便助影片攬獲17億票房,並斬獲金雞最佳男主角。
“日落西山嘍,老爺子最後一天了。大家幫忙了嗎,孝子守靈了嗎?”
從最初的“叛逆不羈”,到後來彌漫開的“人情味”。
這一聲聲吆喝中,他將殯葬師的孤獨與煙火氣演繹得直擊人心。
即便這份煙火氣打動了觀眾,領獎台下的掌聲如潮,質疑聲卻從未停止。
幾次采訪中,記者帶著試探性追問:“你認為演員拿獎重要嗎?”
麵對尖銳提問,他沒有回避,也沒有打官腔,而是坦誠回應:
“拿獎很重要,因為這是除觀眾外,來自同行的認可,有了這份認可,我會更加專注作品,演好每一個角色。”
沒有華麗辭藻,隻有真摯表達,反而比任何套話都更打動人。
誰能想到,後來他的一句“獲獎感言”竟直接刷爆全網?
就連央視那句曾被質疑的評價,如今也無人再懷疑了,終於有人信了。
03
37歲這年,朱一龍站在金熊貓獎的領獎台上。
這個由國家廣電總局主辦、吸引12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國家級國際獎項,意義非凡!
全球5343部作品競爭,近75%為海外作品同台較量。
能在此斬獲最佳男主角,含金量無需多言,實力不言而喻。
而讓全網沸騰的,是他那句獲獎感言:
“光影不滅,探索不止,未來將繼續對未知保持好奇與探索精神,努力前行。”
沒有華麗辭藻,卻道盡了十年沉浮的堅持。
更令人動容的是,他的發言登上央視新聞:
“在成都,在金熊貓獎的舞台上,我深刻體會到它作為世界對話橋梁的意義,極具包容與開放。”
他對電影事業的敬畏,打動了無數人。
更令人感慨的是央視的“預言成真”。
此前報道《東極島》時,央視曾稱讚影片“展現中國人本性的善良”,也是對他演技的間接肯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天他參加誌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的分量。
在央視鏡頭下,他凝視棺槨時濕潤的眼眶與莊重神情,徹底打破了“流量花瓶”的質疑。
當年央視頻那句:
“長得帥、努力自律,能勝任任何角色”
一句看似普通的評價,曾被群嘲“護短”,如今卻成為精準預言。
最後
“厚積薄發,終成大器。”
從深情書生到玉麵帝王,從市井殯葬師到堅毅革命者,他用一個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證明:
真正的演員從不怕被定義。
那些年被嘲笑的“偶像包袱”,早已在沙漠風沙中、殯儀館實習裏磨礪成勳章。
當金熊貓獎杯的光芒映入他眼中,人們終於相信:
所有光芒,不是偶然的火花,而是十年磨一劍的必然。
資料參考:央視新聞|朱一龍金熊貓獎最佳男主 新浪微博|朱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