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武則天晚年風流,男寵不斷。殊不知,她的母親楊氏絲毫都不遜色,也是實打實被曆史蓋棺定論過的“貴婦大女主”,82歲仍舊我行我素談戀愛。結果,那少年欺淩武則天的小女兒,武則天還得忍氣吞聲直至母親去世。
一、44歲才出嫁的貴女:驚動帝王622年,長安城裏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婚禮,百姓們紛紛議論:“怎麽這麽一大把年紀才嫁人,肯定長得醜!”“嫁過去之後,肯定沒有生育能力了,誰家這麽慘!”新娘楊氏在蓋頭下,聽著這些不堪入目的評價,絲毫不為所動。這樁婚事,本就不是奔著傳宗接代去的,而是一場政治交易。楊氏出身隋朝宗室,父親楊達和隋煬帝也沾親帶故,自小就過得非常富裕,喜愛佛教。後來,楊達死在了戰場上,又碰上時局動蕩,婚事便耽誤了幾年。當時的楊氏心想,既然耽擱了,那便一直單身好了,嫁人也未必舒坦。可到了44歲,別人要當奶奶的年紀,李淵和桂陽公主突然冒了出來,聲稱要聯手做媒,給楊氏許配一位好人家。
這所謂的好人家,便是剛剛喪妻不久的武士彠,也就是武則天後來的父親。武士彠原本是做木材生意的,在李淵建國的過程中,力挺他,算得開國功臣。在《冊府元龜》的記載中,那會的武士彠工作太勤勉,兒子夭折、老婆死了還在勤懇工作:“此人忠節有餘,去年兒夭,今日婦亡,相去非遙,未常言及,遺身殉國,舉無與比!”於是,李淵決定好好嘉獎他,就給他找了個隋朝貴女當續弦。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楊氏心知肚明,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她是李淵用來討好功臣們的工具。但與此同時,這也是她改命的機會。
連著3年,她每年都有生育,接連有了3個女兒,實打實地證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也在武家站穩了腳跟。當然,在不少傳說中,楊氏的二女兒武則天的出生,並非自然受孕,而是楊氏泊舟江潭,感龍交受孕。為此,李商隱還寫下了《利州江潭作》:“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他時燕脯無人寄,雨滿空城蕙葉雕。”不過,不管怎麽樣,楊氏有了3個孩子,也算是完成了那個時代女人該有的任務。自此之後,她便放飛自我,開始了一係列驚世駭俗的行為。
二、送女入宮:一朝賭贏她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佛堂”搬進臥房,每天清晨誦讀《金剛經》,絲毫不理會丈夫武士彠。丈夫如何,與我無關,我隻一心愛青燈古佛。她幹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經常帶著3個女兒,去感業寺小住。在當時,女人,不管是出嫁的還是未出嫁的,和寺廟、和尚沾上邊,總是不太吉利。可楊氏才不管這麽多,她已經厭倦了傳統的“三從四德”。與其讓女兒把三從四德刻入骨子裏,不如讓她們知道“人定勝天”“眾生平等”、可不久之後,噩耗傳來,丈夫武士彠去世了。按照當時唐朝的規矩,丈夫去世後,家裏的財產是由兒子掌管的,女兒在出嫁時還可以分到一些嫁妝。因為這個規矩,家裏的掌權人變成了武士彠和前妻生的2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他們對楊氏以及楊氏生的3個女兒,十分不客氣。
而武氏族人,可展現出了十分地刻薄,全部偏向武士彠的兒子。楊氏和3個女兒的生活,一下子就全部墜入穀底。從高幹子弟,成為被人欺淩的弱小。於是,楊氏便開始想辦法,那個時候,女兒家最好的資本就是“美貌”。楊氏,在短暫的時間裏,把3個女兒的婚事都解決了。其中,在最漂亮的二女兒武則天身上,楊氏花了最多的心思。她主動找到了和自己沾親帶故的楊妃,希望能夠把武則天送進宮。曆史對這段的記載非常有意思,隻記載了“則天年十四時,太宗聞其美容止,召入宮,立為才人。”(取自《舊唐書》)言下之意,李世民是聽說了武則天的美貌,把她召進了宮中。那麽,是聽誰說的呢?天底下長得好看的女人那麽多,怎麽偏就“武則天長得美”這件事情被李世民聽到了呢?這裏麵肯定有設計。隻不過,李世民是個人精,也不介意後宮多個美女。
送武則天入宮的時候,楊氏哭得泣不成聲,她知道這是一場豪賭,一入宮門九死一生。可隻要有生機,那就是一飛衝天。事實證明,楊氏的眼光沒有錯,她賭對了。武則天不僅一飛衝天,深得年代帝王寵愛,還直接成了唐高宗的皇後,能直接處理朝政的皇後。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後之後,楊氏也接連得到了冊封,代國夫人、衛國夫人、榮國夫人……得到冊封後,楊氏便開始宴請當初欺負他們母女的武元慶、武元爽,飯桌上楊氏直接問:“頗憶疇昔之事乎?今日之榮貴複何如?”(即,你們還記得過去的事情麽?)這兩兄弟也都不是個省油的燈,一點麵子不給楊氏:“国产AV蜜桃网站很幸運,都是功臣子弟。哪裏想到因為皇後的緣故,不得不蒙受皇恩,被破格提拔,国产AV蜜桃网站誠惶誠恐,寢食不安,很怕出什麽事兒,並不覺得有多麽榮耀。”一句話,讓楊氏變了臉色。不久之後,武則天就主動找到唐高宗,聲稱要做表率,不能讓外戚幹政,把自己的兩個哥哥趕到偏遠地方去做官。最後,這兩人都悄無聲息地死了。
三、80多歲,仍敢追逐欲望處理完欺負自己的人之後,楊氏就開始安享晚年了。如果你以為,她的晚年就像普通老太太一樣含飴弄孫,那就大錯特錯了。671年,82歲的楊氏突然下令要擴建花園。工匠們正在施工,卻遠遠地看見,一個俊美的少年郎爭扶著楊氏散步,兩人舉止曖昧。後來,人們才得知,這位20歲的少年郎竟然是楊氏長女武順的兒子賀蘭敏之。從關係上看,他們是外婆和親外孫。誰都知道這關係太禁忌了,但誰也不敢說。對這位少年郎,楊氏十分縱容,《新唐書》是這樣記載的:“(賀蘭敏之)烝於榮國,挾所愛,佻橫多過失。”一個“烝”字,格外不堪。
而更不堪的是,楊氏對這個少年郎的縱容。他強占準太子妃,楊氏睜一隻眼閉隻眼;他貪汙修佛寺的錢,楊氏也假裝沒看見……最過分一次,少年郎試圖對武則天6歲的女兒太平公主下手,最後讓一個宮女截胡,嚇得宮女上了吊。這幾件事情之後,武則天便對少年郎有了殺意,隻是礙於楊氏的喜愛,遲遲沒動手。那個時候的楊氏,幾乎是武則天身邊最能靠得住的親人了,兩人早就母女一體。武則天的親妹妹已死,親姐姐韓國夫人爬山了唐高宗的床……唯有母親,還是那個吃齋念佛的母親。在這張暢快、自由的環境下,楊氏度過了晚年,一直到91歲才去世。就在楊氏去世後的第二年 ,武則天就找了個理由殺掉了賀蘭敏之。
此後在任何場合,武則天從未對母親晚年的行為,做出任何負麵評價。反而,她還追封母親為孝明高皇後,葬在了順陵。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帝,也開始公開地擁有了自己的男寵。她無懼人言,也從來不在乎朝堂之上的指責。有人說,這是因為唐朝兼容並包、風氣開放。但我想,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強者從不抱怨環境。這對母女,哪怕是身在滿清時期,也會擁有追逐欲望的勇氣。所謂“離經叛道”四個字,不過是庸人的無能與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