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紅毯本來是國際影視圈的重頭戲,演員們在這兒秀風采、傳文化挺合適的。但最近幾年總出些尷尬的事——有人不管場合、不守規矩,就想靠穿得怪、舉動出格博眼球,最後不光自己成笑話,還丟國家臉。
今年又來這麽一出,主角是萬千惠。她畢業於中戲,可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作品。主辦方都明說了“紅毯不是秀場,得穿得體麵”,她偏穿了件特別暴露的禮服——前麵深V快開到肚子,後背就幾根細帶子掛著,看著就紮眼。
這也不是她頭一回這麽幹了。去年她就穿得挺誇張,在紅毯上占著地方不走,弄得其他演員都不舒服,現場氣氛特別尬。今年她更過分,提前就在社交平台炒自己禮服的話題,還想搞個“禮服不小心弄髒,緊急換衣服”的戲碼造熱度,結果觀眾和工作人員根本不買賬。
據現場的人說,紅毯上工作人員好幾次催她趕緊走,因為她待太久,後麵的嘉賓都沒法正常走流程了。可萬千惠跟沒聽見似的,一個勁兒擺姿勢拍照,想讓攝影師拍她。尷尬的是,大多國外媒體都不拍她,不少外國同行還用奇怪的眼神看她——這麽博出位,沒得到關注不說,還連累中國演員的整體形象。
後來網友質疑她,她還辯解說是在“傳中國文化”,說禮服靈感來自傳統美學。可真正的文化輸出,靠的是尊重和有內涵的東西,不是靠耍花樣吸引關注。你看劉曉慶那些前輩走國際紅毯,穿得大方得體,又符合場合,還能贏得掌聲。就算是歐美、日韓的演員,也都守著“尊重場合”的規矩。
更讓人無語的是,萬千惠不是靠作品、演技被人知道的,而是總靠八卦上新聞——比如她跟比自己大25歲的音樂人三寶結婚,這事兒長期被人當八卦聊。好多人覺得,她就是靠私生活和外在的噱頭維持熱度,這種想走捷徑的心思,跟她在紅毯上博出位是一個路子。
其實大型國際活動定著裝規則,不是不讓有創意,而是為了保住活動的專業度和尊重感。紅毯每年都有話題,但能讓人記住的,永遠是那些靠實力和作品說話的演員。比如早年範冰冰走國際紅毯,雖然也有爭議,但人家有實打實的人氣和作品撐著;可萬千惠學人家,隻學了表麵,沒學到精髓,最後看著就特別別扭。
網友們都在說:“這哪兒是自信啊,分明是丟人”“在國外這麽搞,拉低的是所有中國演員的形象”“沒作品就別硬蹭紅毯”。這事也讓人琢磨,為啥總有人寧願走“黑紅”路線,也不肯沉下心練本事?可能是流量時代短期利益太吸引人,而慢慢攢實力又太費勁吧。
但事實擺在這兒,靠噱頭博關注,火不了多久。真正能走長遠的,永遠是那些踏實做事、靠作品說話的人。紅毯不是“比誰穿得怪”的地方,而是展示行業和文化的窗口。守規矩、尊重場合,才是贏得國際尊重的第一步。
這事兒也給咱們普通觀眾提了個醒:現在信息這麽多,看公眾人物的時候得理性點,別被表麵的熱鬧騙了,多關注那些真正有實力、傳遞正能量的人。畢竟國家的文化形象,得靠每個人一起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