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觀金工作室 王力,編輯/陶立烽】
9月15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已委任摩根大通、美銀證券和摩根士丹利作為其債券發行計劃的安排行,標誌著騰訊四年來首次重返公開債券市場。此次發債計劃可能涵蓋不同期限和貨幣的票據,具體募資總額尚未披露,但將於未來12個月內通過向專業投資者發行債務的方式實施。
根據港交所公告,騰訊已經申請了一項總額高達300億美元的全球中期票據計劃,該計劃將於9月16日正式生效,有效期持續12個月。公司表示擬運用發行所得款項淨額作為一般企業用途。
騰訊公告顯示,目前騰訊仍有本金總額177.5億美元的未償還票據。
據了解,騰訊最早於2014年4月10日設立該計劃,最初其總累計最高限額僅有50億美元,在後續數年過程中,該計劃不斷膨脹,其最高限額已達到300億美元。在設立該計劃後的2014年,騰訊完成多次票據發行,包括一筆25億美元以及一筆20億港元的票據發行。
2019年4月1日,騰訊宣布更新全球中期票據計劃,將全球中期票據計劃的總累計最高限額由100億美元提高至200億美元,在4月4日即宣布根據該計劃對60億美元票據進行定價,4月12日即完成該筆60億美元的票據發行。
最近一次騰訊使用該計劃還是在2021年,當年的4月13日騰訊宣布更新計劃,將計劃限額由200億美元提高至300億美元(或其他貨幣的等值金額)。不久後的2021年4月23日,騰訊即宣布完成41.5億美元票據的發行。
而本次債券發行傳聞始於2025年9月9日,當時多家媒體報道騰訊正考慮最快於本月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俗稱“點心債”),這將是自2021年以來其首次重返離岸債市。投行近期已開始為這筆潛在債券發行探測市場需求。
市場分析認為騰訊此次發債選擇了一個有利時機,主要因人民幣融資成本顯著低於美元債。
騰訊此次融資需求部分源於近期到期債務。公司目前有一筆10億美元債券將於2026年1月到期,另一筆5億美元債券將於明年4月到期。與此同時,騰訊近期業績表現穩健,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達1845億元人民幣,超出市場預期。公司在保持核心業務增長的同時,正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本投入,以應對國內市場競爭。
此次發債將使騰訊加入今年的“點心債熱潮”,跟隨百度等其他科技企業的步伐。去年11月騰訊曾考慮同時發行美元債和離岸人民幣債,但當時計劃未能落地。隨著全球中期票據計劃的更新和三家國際投行的委任,騰訊四年來的首次發債交易已正式啟動。
本文係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