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來源:央視網
最近,騎電動自行車通勤5年,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的李博然第一次被交警攔下。
2024年底,李博然的電動自行車前燈被撞壞。他聯係賣家,被告知原廠燈已經停產。於是,他自費30元加裝了一款遠光燈,隨後便照常通勤。
被攔停後,交警告訴他“這屬於非法改裝,需要恢複原狀”。回家後,李博然研究起了電動車的標準和規範。他發現,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改裝車輛可能麵臨500-1000元的罰款,嚴重的可能還會扣留車輛。據他觀察,從2025年夏天起,北京市對電動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明顯加大。
受訪者供圖
這讓李博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改裝——除了加裝遠光燈,當時自己還給車輛“解了限速”,從最高25km每小時提高到了50km每小時。最近,他的一些朋友陸續收到了電動自行車超速的違法提示短信,這讓他決定重新買一輛車。
剛剛過去的9月1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GB17761-2024)(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但李博然了解到,符合新國標的車輛還沒有開始全麵線下銷售,目前銷售的仍然以舊款車型為主。
李博然陷入了糾結,他想知道:新國標有哪些變化?舊款電動車還能否上路?電動自行車亂象能否得到改善?
“舊車”漲價了
新國標規定,自今年9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必須符合新標準,而銷售環節全麵執行新標則從12月1日開始。也就是說,政策為尚未售出的舊款車型留下了三個月的過渡期。
央視網《鋒麵》記者走訪了北京市西城區、豐台區的5家電動車售賣點,商家均表示“目前仍可以改裝和解限速”,速度上限也不盡相同,有的車型可以提速到50km/h,有的甚至能達到80km/h。
記者注意到,隨著新國標出台,這些舊款車型並沒有“打折促銷”,反而成了“香餑餑”,甚至開始漲價,幅度在200-500元左右,個別車型更多。
之所以漲價,是由於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的限速進行了嚴格規定,於是“能解限速”成了目前舊款車型最大的賣點,“賣一輛少一輛”。有商家向記者表示,舊款電動車的進貨成本也跟著上漲。
除了限速不同之外,該商家還表示,目前的舊款車型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技術成熟,維修的配件豐富,維修成本也相對更低。相比之下,由於新國標電動車對車身材質有了新要求,塑料材質占整車總質量比例被嚴格限定在5.5%以下,金屬成分更多,成本也更高。
“国产AV蜜桃网站預估新國標電動車至少會漲價600-700元。”豐台區的一位電動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新車不能解限速、不能隨意改裝、價格還更貴……這兩天不少人來谘詢舊款車的事兒。”
而針對新國標的限速問題,這位銷售人員表示並不看好,“2018年電動車國標推行時就不讓改限速,針對新規定,可能還會有破解的法子。”
新國標的“嚴”
盡管銷售人員不斷介紹舊款車型的優勢,但李博然查到,新國標的電動車仍有許多進步之處。比如,塑料材料總質量不超過整車質量的5.5%,能有效減少火災事故發生時,塑料燃燒加速火勢蔓延、釋放有毒氣體的風險。
此外,新國標還嚴格限製電動機最高轉速,縮短車輛製動距離,鼓勵安裝後視鏡,具備北鬥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檢測功能,能夠及時應對車輛被盜、溫度過高或者蓄電池異常等情況。
西城區的銷售人員陳強(化名)告訴記者,拆除或改動電動自行車限速裝置是有風險的。車速過快可能導致電動自行車製動係統失控,刹車距離過長,增加交通事故風險;改動還會引起整車係統不協調,經常超速會使電池、電機超負荷運轉,“雖然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
針對“解限速”,新國標製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限製:引入超速斷電機製,即一旦速度超過25km每小時,電動機將自動停止動力輸出。
不僅如此,新國標還明令禁止預留車載電池的接口或者線路,以往通過剪線、跳線、解碼器、物聯網技術的修改功能都無法再實現。控製器也不再兼容多種電壓模式,而是實行“過壓即鎖定”的模式。
“為了防止電驅型自行車超速,新國標做了大量工作,”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介紹,這些技術的構造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破解限速’的情況發生。
楊新苗認為,新國標還有許多便民的地方:比如對不同車型做了明確的區分、去掉腳蹬、許可配置鉛酸電池的電動自行車達到63公斤……
“質量上限從55kg變成63kg,意味著可以裝載更大的電池,”李博然說,“這會顯著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裏程,減少充電的頻次。”這是最吸引他的一點。
在企業端,新國標也有著更加嚴格的限製:企業需要具備質量保障能力,並滿足產品一致性的要求。也就是說,生產電動自行車的企業不僅要保證生產質量過關,還要有相應的檢測能力,確保生產出的產品符合標準要求,保障產品質量和性能。
此外,還要求生產企業明確電動自行車的建議使用年限,並在銘牌、產品合格證上進行標注。同時,電動自行車整車編碼采用耐高溫永久性標識,便於在火災等事故後追溯車輛信息,排查產品質量問題。
不能隻靠新國標
在北京市西城區一處路口,一位交通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小時之內僅在此路口,他們就查處了70餘起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包括逆行、闖燈、載人、改裝、超速、未戴頭盔等等。
“国产AV蜜桃网站不僅是查違法行為,更多的是對電動車違法行為的宣傳教育。”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許多騎行人對新規不了解,還按以前的騎行習慣上路行駛,非常危險。
事實上,除了紙麵上的規範, 城市規劃、執法管理、宣傳教育,都在影響城市交通環境的構建。 包括李博然在內的多位電動車騎行人都表示,目前的城市交通對電動自行車等群體並不友好。
非機動車道被占用。 於天昊攝
“騎行環境很窘迫。”李博然談到自己的通勤體驗,“有時候不得不騎到機動車道上去,比如有時候等紅燈,後麵的人一直按喇叭催你往前走;大量非機動車道被路側停靠的機動車占據,導致騎行者不得不騎上機動車道。”楊新苗直言,我國城市裏的非機動車路權普遍欠缺。
“城市早期規劃時,多傾向於滿足機動車增長需求,大量道路資源被用於建設機動車道、停車場等,非機動車道的規劃建設常被忽視、壓縮甚至缺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趙一新此前表示,許多城市道路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或寬度不足,而且既有道路網結構不完整、連通性差。
與此相對的,是我國規模龐大的非機動車保有量。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約3.8億輛 。若將範圍擴大至所有兩輪非機動車,保有量更是高達7億多輛,相當於每2人就有1輛非機動車。
北京為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共享單車設置的分區停放點。 於天昊攝
因此,在楊新苗看來,無論是新國標的落地,還是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的更新,都隻是“立法”環節的完善,而精細化管理、安全教育、政策法規宣傳,需要同時發力。
“新國標的實施是一次機會,我們可以從車輛使用、頭盔佩戴、牌照管理、補貼、路權等方麵,給出不同的做法。”楊新苗總結道,“各個城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創新,城市的進步從來都沒有統一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