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9月11日電 (記者 沙見龍)“製冷效果挺好的,我家隻開客廳這一個出風口就夠了,室溫在25℃左右,體感舒適,噪音還低。”今年夏天,家住山東濰坊坊子區地質家園的楊樹偉和小區居民,體驗了不同於往年且更綠色低碳的製冷方式。
建於2004年的地質家園小區,建築麵積3.1萬平方米,初建時便引入淺層地溫能熱泵技術,利用地下熱源為小區提供供暖和製冷服務,當時這在國內屬於超前的設計理念。近年來,原設計壽命為15年的進口螺杆式地源熱泵機組故障頻出,維護成本高,運行效率下降。
工作人員介紹機組運行原理。沙見龍 攝
為解決傳統熱泵運行模式帶來的高成本、高耗能及維修保養等問題,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勘探隊積極尋找更綠色低碳的解決方案,於2024年6月聯合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應用國產泵頭的國內首台套磁懸浮熱泵機組,用以替換原有設備。
“機組在利用地熱能冬季采暖、夏季製冷方麵均取得了良好節能效果。”據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勘探隊低碳能源技術開發部工程師王成林介紹,2024年11月,該機組初次投用,用於地質家園小區2.7萬平方米的供暖,較傳統設備平均節電率提高30%,在該供暖季為小區節省電費超23萬元(人民幣,下同)。
工作人員介紹設備運行原理。沙見龍 攝
王成林說,今年6月,上述磁懸浮熱泵機組正式為地質家園小區啟動製冷服務,在2025年供冷季為該小區節約電費開支超10萬元,全年節省電費將超33萬元,實際供熱、製冷運行效果遠超預期,“兩年即可完成節能改造成本的回收”。
“這款依托磁懸浮技術加持的集製冷製熱於一體的高效熱泵係統,相較於傳統熱泵,在節能、性能、維護和環保等方麵優勢突出。”王成林告訴記者,在該機組安裝投用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組織了6次技術論證,證明了該設備的實用性。“經整個供暖季的運行以及製冷工況的穩定開啟,該機組具有顯著節能效果,且對環境的影響很低。”
記者采訪獲悉,此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濰坊組織召開了“磁懸浮熱泵機組、磁懸浮冷水機組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科技成果鑒定會,與會專家在審閱技術報告、聽取用戶意見並實地考察後,也一致同意通過這項創新設備的鑒定。
據了解,熱泵係統是通過消耗少量電能(驅動壓縮機),將地下的低位熱能轉移至室內(供暖),或把室內的熱量轉移至地下(供冷),從而實現“以小能量撬動大能量”的高效能量利用。
近年來,中國密集出台相關政策,支持各地選用熱泵替代燃煤鍋爐,從而促進節能降碳。據專家預測,憑借高效、節能、低噪、智能化等優勢,磁懸浮熱泵及冷水機組將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熱泵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範宇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該局將聚焦智慧運維平台係統與磁懸浮熱泵機組深度融合,持續開展自主研發,在推動磁懸浮熱泵機組節能的基礎上,深化多級循環水泵節能、循環水泵與機組變頻聯動節能,深度挖潛係統末端輻射空調節能改進等領域,加快推進市場應用,打造更為節能的磁動力智慧運維係統。(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