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9月10日電 (記者 薑輝)金秋時節的大興安嶺樹葉泛金,即將迎來絕美的五花山色美景,深處林海腹地的“中國最冷小鎮”大興安嶺呼中區再次迎來旅遊客流高峰。記者日前從呼中區獲悉,今年1月至7月,“中國最冷小鎮”呼中遊客數量和旅遊花費均同比增長32%。
遊客在北山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觀看北山洞發掘出來的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 薑輝 攝
“這幾段玉石管都是北山洞發掘出來的,直徑隻有幾毫米,很難想象古人用什麽工具或者方式進行鑽孔。”北山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裏,講解員劉海豔一邊小心翼翼地展示手中的展品,一邊向遊客講解。
劉海豔口中的北山洞位於呼中區碧水鎮北山,是考古學家們偶然發現的一處保存在天然洞穴裏的人類文化遺址。洞裏共發掘出8個疊壓緊密的文化層,發現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鐵器、古玻璃、瑪瑙料珠等文物2000餘件。經考古專家學術論證,這些文化層從東漢時期的鮮卑文化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文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山洞洞口石壁上有明顯的彩繪岩畫,並有燒火加熱“土炕”的痕跡。從發現北山洞至今,呼中區不斷挖掘研究,利用生態環境優勢,打造非遺特色文化旅遊品牌。
蒼山石林內的奇峰怪石呈現千姿百態的形狀。 薑輝 攝
從呼中區驅車沿呼瑪河一路向南,20多分鍾後,數十座拔地而起的奇峰怪石映入眼簾。這裏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海拔最高的純天然石林——蒼山石林。石林由一塊塊碩大的凝灰質熔岩組成,由於億萬年間,岩漿活動、自然風化、崩塌脫落及剝蝕作用呈現千姿百態的形狀,有惟妙惟肖的“鷹嘴岩”“增壽龜”“一線天”“西海巨鼇”“金蟾望月”“三口之家”等景點,不僅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打卡,更成為攝影、戶外探險、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為呼中區推動“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核心吸引力。
近年來,呼中區不斷拓展生態康養旅遊發展,充分發揮“地域高”“資源冷”“景色奇”等優勢,將“興安之巔”“最冷小鎮”“白色山峰”等獨特文化與森林生態遊深度融合。同時發展“體育+旅遊”“攝影+旅遊”“產業+旅遊”豐富旅遊產品體係,讓“冷資源”釋放“熱動能”,譜寫產業發展新篇章。(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