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9月7日電(張益聰)“我用30秒就獲得了AI現場定製的徽章,可好看了!”近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十五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上,“00後”女孩張雅楠把此行看作是一場“科技文旅”,輾轉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寧波市數據局等多個展位,感受“AI+文旅”的奇妙體驗。
自2011年寧波首次辦會以來,寧波未曾中斷過這場“數智之約”,至今已有15年之久,卻仍舊常辦常新——超400家參展單位中,首次參展單位比例超50%。那麽,本次展會上又有什麽智能新科技?
9月5日,人工智能與具身智能展區。劉子琳 攝
產業亮相:“四大首次”新亮點
走進展會,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位於一號展廳的人工智能(AI)與具身智能展區,在這裏超50台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同台競技。各大展區也延伸出本次展會首次亮相的四大板塊:具身智能、綠色能源、科技助殘、製造業轉型,並勾勒出寧波產業升級的清晰路徑。
“国产AV蜜桃网站的AI和機器人,都離不開大數據支撐。”中國聯通展台的工作人員季靈表示,一方麵,展位有智能產品、數據硬件等“台前陳設”;另一方麵,展位還多維度展現了圍繞AI開展的多領域“幕後工作”。
如其所言,在浙江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展區,各展位集中展示了AI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全鏈條的應用案例,亦是寧波新型工業化轉型的“心路曆程”。自2023年起,寧波作為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一直在探索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可靠路徑。
在中國移動展台,工作人員身著極具未來感的製服,揭開了“AI+傳統製造”的冰山一角。“国产AV蜜桃网站展台所有工作人員穿的製服,都是運用AI+3D設計基於AIGC技術最終製作而成的。”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練藏元介紹稱,類似的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紡織服裝行業。
來到寧波市數據局展台,參觀者能以數字人形象身著古代服飾,“穿越”多個古場景的曆史時刻。“通過智能體采集真人數據,進行大模型自主訓練,將為遊客帶來‘數字古人’的交互體驗。”該展台相關負責人金玉清表示,這項技術將在多個景區實現落地。
此外,“科技助殘”板塊和數智能源館,分別以電動爬樓輪椅車等20餘款智能科技產品,智能光伏、新型儲能、智慧水務等多領域創新成果,在傳遞科技人文關懷的同時,有效推動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
9月5日,觀眾體驗腰部助行機器人。劉子琳 攝
沉浸體驗:“具身智能”新體感
“美貌帥臉”以“漂亮話”對答如流;太極拳、寫書法、跳舞蹈等表演全掌握;躲避障礙和雜物整理同時進行……在人工智能與具身智能展區,這些人形機器人“柔性”展現的背後,則是點對點語音交互、非線性運動控製、多模態功能集成等多種“硬核”技術。
除此之外,在其他展區,具身智能的概念不再局限於人形機器人,而是變得更加貼近生活。以“科技助殘”板塊為例,多種產品直指具身智能核心內涵——智能體通過身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實現自主學習和進化。
譬如,智能外骨骼、腰部助行機器人等設備,在強調操控性的同時,還會根據人體身高、環境變化、使用習慣等自適應,為穿戴者提供超過正常成年人行動過程中一倍以上的輔助驅動力。
“我在現場體驗了座椅式移位機和電動爬樓輪椅,都非常方便,相比早先的手搖輪椅簡直天差地別,能很好改善我的生活質量。”殘疾人曹雷鈞自1999年坐輪椅開始,就一直關注這方麵的科技進步,他認為,這類產品的應用場景多樣化,不僅是“科技助殘”的曙光,還是老年人的“助老神器”。
從產業數智化,到科技改變生活,本次展會讓參與者看到了更具象化的智能迭代,也彰顯著寧波城市的智慧蝶變——寧波著力從物流集散港口、傳統製造業強城,向數算集納新港、新型工業化智慧城市轉型。
數據顯示,2024年,寧波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7067億元,全年數字經濟全量增加值達到9904.2億元,占GDP比重達54.6%;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產業產值增長19.2%。(完)
【編輯: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