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9日電 2025中非經貿合作與品牌出海推進會8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會議以“產業鏈協同·僑力助出海·法律護航行”為主線,旨在響應“千帆出海”行動計劃,聚焦中國品牌出海非洲的戰略機遇與現實挑戰。
“中非友誼源遠流長、曆久彌堅。從坦讚鐵路的攜手共建,到如今各領域深度合作,雙方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相互支持、共同發展。”中非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張自岩表示,促進會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搭建中非合作橋梁為己任,推動雙方在經貿、工業、文化、教育、礦業、能源、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原副局長陸彩榮提出,推進中非經貿合作需要打造文化交流新載體,推動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明交流;需要搭建經貿合作新橋梁,為企業創造互利共贏機遇;需要培育人文交流新使者,促進民心相通;需要構建數字時代新通道,打造線上平台,打破時空界限,提升文明交流互鑒效率。
莫桑比克前總理阿裏稱,莫中兩國自建交以來,在農業、基礎設施、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莫桑比克資源豐富,在能源、礦產等領域優勢突出,期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雙方進一步加強經貿、科技、教育合作,共同推動品牌出海,實現共贏。
“中非貿易額連續4年創曆史新高,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中國供銷合作經濟學會會長李春生指出,在此背景下,推動優質品牌產品進入非洲市場意義重大,希望借助推進會平台,推進中非產業對接,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支持,為中非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
“高質量的中國品牌產品是打開非洲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國非洲總商會執行會長段元祥強調,企業出海非洲需關注三大問題,一是法律保障,非洲各國法律體係、政策規則與國內差異顯著,企業須提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避免合規風險;二是資金流動,企業需妥善規劃資金,保障資金回流渠道的暢通;三是本地化管理,企業日常運營需貼合當地實際,充分尊重當地工人的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及作息時間。
華夏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張華夏就品牌出海的政策背景、目標方向、項目選擇與法律保障進行分享。他表示,2025年是中國與莫桑比克建交50周年,推動雙方合作需依托深耕海外的僑領在政策、項目及市場選擇上嚴格把關,避免“水土不服”。
會議現場啟動“華夏好品出海工程”和“華夏商城全球理事會”。華夏好品(北京)數據管理中心主任張華謝表示,未來將構建“本地選品—平台集成—全球通達”閉環生態,聯動全球僑領及企業,打破地域限製,實現優品全球流通,破解品牌出海信息與合規難題,推動重點合作項目落地。
“華夏好品出海工程”和“華夏商城全球理事會”啟動儀式。(活動方 供圖)
據悉,此次活動由華夏文化促進會指導,由中國投資協會品牌投資促進中心、中非文化促進會、華夏好品(北京)數據管理中心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