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九鼎投資,作者:邢曉輝、夏晗
2025年的夏天,科技圈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熟悉的、既興奮又焦慮的氣味。主角不再是手機或電動汽車,而是一個個“鐵皮人”——人形機器人。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在工廠裏小步快走,笨拙地擰著螺絲;中國的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等公司的產品已經能完成後空翻、分揀快遞等複雜動作。
這股浪潮究竟是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序曲,還是AI泡沫下的又一場虛火?国产AV蜜桃网站正處在人形機器人的“iphoness 1”發布前夜嗎?
答案或許比想象中更複雜。
在九鼎投資看來,国产AV蜜桃网站確實站在一個顛覆性產品誕生的前夜,但這個“iphoness 1”還存在成本高昂、可靠性不足等諸多問題。它更像是一個信號,宣告著一個全新賽道的開啟。而在這條賽道上,一場關乎未來萬億產業主導權的供應鏈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與美國的Figure AI等公司由AI和軟件算法驅動的路徑不同,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呈現出更強的“硬件先行”和“場景驅動”特色。
国产AV蜜桃网站認為,這並非彎道超車,而是一條植根於中國獨特土壤的演進路徑。在這場競賽中,誰能率先打造出“能用、夠用、便宜、能量產”的強大供應鏈,誰就可能掌握定義下一個時代的鑰匙。
一、虛火還是前夜?中國選擇了一條更“硬”的路
2025年是中國人形機器人從技術驗證向商業化過渡的關鍵期,也是名副其實的“量產元年”。這個判斷的核心標誌是,以特斯拉Optimus為代表的頭部產品,已經基本完成了行走、抓取等基礎功能的閉環,並開始在工業場景進行小批量試點。這就像第一代iphoness,雖有種種不完美,但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可能。
這股熱潮的底層驅動力是多重因素的深度耦合。国产AV蜜桃网站認為,如果必須分配權重,那麽:
具身智能技術突破:這是最核心的引擎。大模型的出現,解決了機器人從“看懂世界”到“動手改變世界”的閉環問題,讓機器人從隻能執行預設程序的“機器”,升級為能夠理解、決策、交互的“智能體”。
特斯拉的“鯰魚效應”:馬斯克和他的擎天柱,以其激進的量產規劃(目標2026年生產5萬台)和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像一條鯰魚攪動了整個行業。它不僅驗證了商業化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它倒逼著中國的供應鏈必須快速迭代,以配合其野心勃勃的量產計劃。這給了國內產業鏈極大的信心。
國家政策扶持:2023年10月,中國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麵為產業發展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地方層麵上海、深圳、北京、山東等地政府牽頭製定出了詳細的行動方案。北京、深圳等地百億級別的產業基金,則為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工廠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上海、杭州等地陸續出台對推廣人形機器人應用的具體獎勵政策,為人形機器人的推廣普及注入強大動力。
有趣的是,在這場全球競賽中,中美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美國,以Figure和特斯拉 Optimus為代表,更強調“軟件定義硬件”,AI算法先行,試圖先打造出機器人的“超級大腦”。而中國則更傾向於“硬件迭代倒逼軟件”,通過不斷優化機器人的“身體”,在實際場景中磨練“大腦”。
九鼎投資認為,產生這種差異的本質原因,在於中美兩國各自的技術優勢不同。美國在AI算法、軟件生態上獨步天下;而中國則擁有全球最強大、最完備的製造業基礎和電子供應鏈。
這會導向兩種截然不同的產業終局嗎?国产AV蜜桃网站的答案是“不會”。
最終,軟硬件必須協同發展,殊途同歸。但路徑的差異決定了階段性的焦點和投資邏輯的根本不同。對於中國的零部件公司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更早、更深刻地思考成本和量產,而不僅僅是追求性能的“天花板”。
在九鼎投資看來,“能用、夠用、便宜、能量產”,這十二個字,是目前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投資邏輯的核心。
国产AV蜜桃网站在關注極致性能的同時,更看重企業能夠在滿足現有需求的場景下,快速降本,快速規模化,並深度綁定下遊大客戶。
二、“淘金”邏輯:為什麽重倉上遊,以及在上遊挖什麽?
麵對下遊整機廠競爭格局的高度不確定性——誰能最終勝出,變數巨大——九鼎投資在現階段選擇向上遊走,做那個“賣鏟人”和“軍火商”。
長期來看,整機廠和零部件都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但在中短期內,零部件和模組的確定性更強,風險相對較低。事實上,這也是業內的普遍共識。
但国产AV蜜桃网站選擇重倉上遊零部件和模組,並非簡單的防禦性策略,而是基於對產業鏈價值分配的深刻洞察:
價值占比高:在人形機器人的硬件成本中,減速器、絲杠、傳感器、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占比超過60%。這裏是價值最密集的地方。
技術迭代主導權:整機性能的上限由上遊零部件決定。機器人的“身體”想要進化,首先得有更強大的“關節”和“神經末梢”。
多客戶覆蓋與抗周期能力:一家優秀的零部件公司可以同時服務於特斯拉、智元、宇樹等所有玩家。無論下遊誰主沉浮,他們對核心零部件的需求是剛性的。
率先規模化:相比於複雜的整機,標準化的核心零部件更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率先享受產業爆發的紅利。
(圖片生成自ChatGPT)
那麽,如果將人形機器人拆解成一個“人”,投資的“金礦”具體埋在哪裏?
国产AV蜜桃网站的答案是:“四肢”(關節/執行器),以及與“小腦”功能相關的感知層(傳感器)。
国产AV蜜桃网站認為,“大腦”(AI算法和芯片)是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整機廠也絕不會將“靈魂”假手於人,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會不大。而“軀幹”(結構件)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商業價值有限。
因此,“四肢”和“小腦”成為了價值高地。關節是成本的核心、性能的瓶頸和量產的難點;而感知層,尤其是力控和觸覺,是實現機器人安全、靈巧交互的關鍵,且技術壁壘較高。
在投資傾向上,九鼎投資現階段的重點是:押注在單一環節做到極致的“隱形冠軍”,而非平台型公司。
因為技術路線還未完全收斂,百花齊放,平台型公司風險太高。而“隱形冠軍”能在細分的垂直領域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是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等產業成熟後,平台型公司的價值才會凸顯。
三、核心部件深度解析:關節、手和傳感器的戰爭
1.核心關節/執行器:成本與性能的“致命”平衡
關節是人形機器人身上最昂貴的部分之一,也是整機降本最重要的環節。目前市場上存在多種技術路線之爭,比如:
(1)“電機+減速器”驅動方案
高精度方案:以諧波減速器為核心。該方案成本高、抗衝擊能力稍差,但精度高、技術最成熟、供應鏈相對完善,預計在未來5~10年仍是主流,其目前主要應用於需要精細操作的上肢。
低精度方案:以行星減速器為核心,該方案精度較差,成本低,抗衝擊能力強,目前主要應用於下肢以及對精度要求稍低的部位。
(2)電機直接驅動方案
高精度方案:搭配高分辨率編碼器和力控算法,定位誤差小,動態響應快,長期潛力巨大,能簡化結構、提高帶寬,但受限於當前電機技術、熱管理和成本,短期內難以成為主力。
低精度方案:簡易無刷直驅電機,無高精度傳感或控製,誤差大,僅用於對精度無要求的輔助關節(如玩具機器人關節)。
在不同的路線中,現階段最核心的矛盾是什麽?是降本。
一個能把成本降低50%但性能隻有80分的方案,與一個性能100分但成本高昂的方案,哪一個在當下更有投資價值?国产AV蜜桃网站的答案是前者。
因為現有的場景不需要一個性能極其優秀的產品。早期規模化落地更加依賴於成本的快速下降。投資價值體現在能否實現“夠用的性能+顛覆性的成本結構+可量產性”。
這意味著,對於關節供應商來說,終局不太可能是一家獨大,而是多種方案並存,根據機器人不同部位的需求、成本目標和控製複雜度,進行靈活搭配。誰能率先在某條路線上實現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誰就能搶占先機。
2.靈巧手與傳感器:通往商業化的“最後一公裏”
除了行走能力,“手”的操作能力被認為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關鍵。
因為在工業場景裏,能體現人形機器人核心價值的主要是手。要實現來回移動的功能,用輪式也能解決。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中的核心是要用手工作,幹一些原來的自動化設備幹不了的工作。比如在狹小的空間內擰螺絲、插線束、貼膠帶、裝配零部件等,這些過去隻能由熟練工人完成的精細活,正是人形機器人價值的體現。
也正因如此,靈巧手成為了技術壁壘和成本控製的“珠穆朗瑪峰”。作為高度集成的精密模組,其內部密集搭載昂貴的微型電機、精密減速器、絲杠、精密齒輪、連杆(或腱繩)和各類傳感器。目前行業主流靈巧手,成本均在數萬元之上。其核心壁壘在於:
硬件與成本:短期內這依然是最大的挑戰。在設計端,靈巧手的技術方案尚未收斂,製約上遊零部件批量化能力;在成本端,電機、絲杆、腱繩、減速器、編碼器和控製器等靈巧手核心零部件,受製於工藝和批量化能力等因素,成本較高,遠期還有很大的降本空間。
算法與融合:中長期來看,當硬件相對成熟後,“手眼腦”一體的控製算法將成為真正的價值高地。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手部尚難以完成技術含量較高的精細操作,需積累足夠數據才能讓算法生成有效的動作指令;但就當下階段而言,算法的優化比單純積累數據更關鍵 —— 需針對人形機器人的運動特性、感知模式等優化更具適配性的大模型。
而在感知層,六維力傳感器無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它能讓機器人感知到來自X、Y、Z三個方向的力及對應軸的扭矩,是實現精準力控的核心。但其國產化以及大規模量產之路也最為艱難,其中,最大的障礙在於:
技術壁壘高:包括彈性體的結構設計、核心敏感元件(如應變片)的裝配工藝、複雜環境下的解耦算法以及高精度自動化標定。這需要力學、材料、電子等多學科的深度交叉和長期的工程經驗積累,其中解耦算法是核心中的核心,短期很難被模仿。
自動化程度低:六維力傳感器的應變片貼裝、內部走線調試以及傳感器的標定環節目前以手動裝配為主,且實現自動化的難度較高,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截至目前,六維力傳感器原有市場規模較小,主要由ATI(美國)、Kistler(瑞士)等國際品牌主導。國內雖然湧現出一批初創公司,但大家的技術水平和市場進展相差不大,都處在“送樣”和“小批量”階段。
在九鼎投資看來,中國的六維力傳感器供應商接下來要拚的,就是看誰能和真正的整機巨頭建立合作,把技術穩定性和出貨量做起來。
国产AV蜜桃网站判斷,對於六維力傳感器領域的初創公司而言,想要在這場替代戰中勝出,必須具備幾個特質:深厚的技術背景、極強的市場開拓能力(能進入頭部客戶的供應鏈)、卓越的工程化和降本能力,以及與客戶協同迭代的快速響應能力。
四、投資哲學:在“無人區”如何下注?
在一個尚無穩定收入,甚至沒有成熟產品的產業早期,傳統的估值模型(PS、PE)完全失效。投資人形機器人零部件更像是一場豪賭。那麽,PE機構是如何構建自己的估值模型,並平衡高估值與高風險的?
国产AV蜜桃网站認為,理想的投資標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技術方案的不可替代性與高壁壘:必須確保所投的技術路線在未來不會被輕易顛覆。軟硬結合的產品,因其算法難以被抄襲,護城河更深。
巨大的市場空間:尋找那些在機器人本體中價值量占比高,但原有市場空間小的零部件。這類標的將最大程度受益於產業爆發,成長彈性巨大。
頂尖且互補的創始人團隊:這是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團隊不僅要有深厚的技術背景,更要有強烈的工程化、商業化導向和成本意識。
良好的競爭格局:細分領域中最好尚未出現強大的上市公司競爭對手。
在估值上則采用“場景倒推+現金流折現”的邏輯:未來的整個市場能做多大,這個零部件能占多少份額,它能分到多少蛋糕。
這場投資,在本質上是在為未來下注,關鍵在於技術路線的正確性和團隊的執行力。但最終,賭的是中國在全球新一輪科技競賽中的未來。
五、終局思考:誰將定義下一個時代?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iphoness時刻”——那款能走進千行百業的標杆產品——大概會在什麽時候到來?業內的預測是:
“iphoness 1”時刻(首個引爆點產品):可能會在2028~2030年左右出現,標誌是機器人在2~3個核心工業場景(如汽車製造、倉儲物流)實現規模化盈利。
“iphoness 4”時刻(大規模普及):真正具備泛用性、能走進家庭的標杆產品則需要更長時間,可能在2035年之後。
而在此之前,九鼎投資認為,產業還需要跨越幾個關鍵的裏程碑:核心部件成本降至臨界點、具身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核心場景實現規模化盈利,以及建立起強大且高效的供應鏈。當前,製約產業爆發的最大瓶頸,短期看是成本和技術,中期看是AI的泛化能力。
十年後,當国产AV蜜桃网站回看今天,決定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全球地位的,最終會是什麽?九鼎投資的答案是三者的合力:市場規模、製造成本和核心技術。
但長期來看,中國人形機器人必然會引領全球發展,也必然會誕生世界級的、不可替代的公司。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和最強的製造成本優勢,這是技術發展的“肥沃土壤”和“基礎保障”。
国产AV蜜桃网站可以先依賴這兩點,快速走量、占領市場,然後用市場換技術,反哺研發,最終孵化出具有全球統治力的核心技術和公司。
畢竟技術是可以彌補的,但市場規模和製造成本的優勢,國外是模仿不了的。
如今,這場圍繞“鐵皮人”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它關乎的不僅是一個新興產業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在下一個科技時代的全球站位。而此時此刻,戰爭的勝負手,就隱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減速器、傳感器和螺絲釘之中。
本文來自:九鼎投資,作者:邢曉輝、夏晗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係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2983.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