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辦。作為服貿會的主要活動之一,2025電子商務大會也在同日舉辦。
2025年是我國電商行業在機遇與挑戰中深化轉型的關鍵節點,服貿會作為重要窗口,集中釋放了消費電商與跨境電商的最新發展動態。
9月11日,商務部在服貿會上發布了《支持北京市率先試行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這是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等國家五部門共同製定印發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旨在推動2024年底世貿組織達成的首個全球性數字貿易規則《電子商務協定》成果在中國盡快落地,北京作為全國唯一試點將率先試行此協定。
《工作方案》包括五部分,共41條具體措施,包括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完善數據治理體係、優化數字消費環境、優化電信業務開放透明、加強數字貿易國際合作等,為探索在全國範圍內試行協定奠定基礎,向國際社會展現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並為其他國家實施協定提供有益借鑒。
北京作為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沿陣地,電商產業規模龐大、生態完善。2024年,北京網絡零售額占社零總額比重超四成,跨境電商進出口比2020年增長67%,服務貿易創新提升。此次北京率先試行《電子商務協定》,也將進一步提升北京在全球數字貿易領域的影響力。
電商成為拉動北京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8.5%,網絡服務消費同比增長14.6%,在線餐飲占餐飲收入比重增長1.9個百分點,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數據)平穩增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應用。“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結合點,既是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服務站’。”中國商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薑明說。
“電商已經成為拉動北京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軍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工作,充分發揮消費市場高科技、多平台、大市場、重品質、強保障的優勢特點,全方位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現已形成龍頭電商引領、骨幹電商支撐、中小電商多點發力的發展格局,直播電商、即時零售、沉浸式體驗式消費等新模式表現活躍,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跨境電商試點持續深化,全國首個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品試點、首批B2B出口監管試點、唯一“免稅、保稅、跨境電商政策相銜接”銷售試點等新業態新模式相繼落地北京。
他指出,2024年,北京市網上零售額5786.56億元,較2020年增長1363.26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超四成,再創曆史新高。今年1-7月,北京市網上零售額3035.09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39.55%,高於全國14.64%。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執行院長劉豔芳表示,服務消費線上化進程不斷加速。1-5月,全國網絡服務消費額同比增長13.3%,顯著高於實物電商增速,表明消費正向智能化、體驗化升級。而人工智能通過精準用戶洞察、生成式內容創新、沉浸式場景
,有效激發了消費活力。
人工智能成為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中國賣家正加速全球化布局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表示,美國新關稅措施和AI轉型需求,使中小企業麵臨多重挑戰。她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關鍵作用,充分肯定中國作為全球最大B2C(商家對消費者)電商市場的政策實踐與國際貢獻。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下,人工智能已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劉豔芳談到,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服務消費正成為電子商務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在服務消費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拓展了服務消費的邊界,提升了消費者的服務體驗,成為拉動電商增長的關鍵力量。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表示,中國賣家正加速全球化布局,新興市場成為新增長點,市場競爭邏輯正從“卷價格”轉向“拚價值”,Z世代對新技術、新體驗的需求為產品創新指明方向,超六成賣家聚焦新品或迭代。他強調,AI正在徹底重塑跨境電商的每一個環節,生成式AI或是AI智能體正給這個飛輪的每一環踩油門,加速降本增效。
與輝同行董事長、總經理董宇輝談到了“品質電商”。他強調,品質電商不僅僅是提供優質的產品,更要注重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賦予產品文化和情感價值,以此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讓電商產業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從而推動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