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涉及350億的遺產爭奪戰,讓這位低調的商界女性從幕後走到台前,用最剛硬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帝國。 8月27日,娃哈哈集團掌門人宗馥莉,做了一件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實名舉報杭州市上城區法院審理進展緩慢。 這位一向低調的娃哈哈“長公主”不再沉默,以最強硬的方式向世界宣告:她不會任人擺布。 這不是電視劇情節,而是正在發生的商業現實。 宗慶後去世不到半年,他留下的商業帝國和複雜家庭關係,掀起了一場驚天風波。 三位自稱宗慶後私生子女的原告突然出現,要求分割估值高達21億美元的財產,一場豪門遺產爭奪戰就此拉開帷幕。
2024年2月宗慶後去世後,他留下的娃哈哈帝國權杖,自然交到了獨生女宗馥莉手中。但接掌年銷售額數百億的飲料帝國遠非易事。 宗馥莉不僅要麵對市場競爭,還要應對家族內部紛爭。 今年7月,三位自稱宗慶後非婚生子女的原告突然對宗馥莉提起訴訟,糾紛涉及 21億美元離岸信托資產和娃哈哈集團29.4%股權 。 這筆巨額財富相當於整個“娃哈哈係”接近七年半的利潤規模。 從天而降的“弟弟妹妹”們來勢洶洶,但宗馥莉並沒有被嚇倒。 宗馥莉舉報杭州上城法院的原因,是關於娃哈哈職工持股會股權糾紛案的審理進展。
2018年,宗慶後主持了員工股回購,以3倍價格收回了員工持股。娃哈哈方麵稱,這次回購後有當事方簽署的協議、錄像以及轉賬憑證,事實清楚。 然而在宗慶後去世後, 部分退休及離職員工突然對回購協議提出異議 ,並通過訴訟方式質疑當年的安排。 這個案件的關鍵在於: 如果宗馥莉能夠贏得這24.6%的員工股,加上她已繼承的29.4%父親股份,將獲得對娃哈哈的絕對控股權。反之,她的地位可能被動搖。
娃哈哈集團的股權結構頗為複雜: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6%股份;宗馥莉持有29.4%股份;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持有24.6%股份。 表麵上看,國資是第一大股東,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 宗慶後時代,他通過個人威望和職工持股會的支持,牢牢掌握著企業控製權。但對宗馥莉而言, 相同的持股比例卻可能成為權力鬆動的開端 。 宗慶後是典型的“經驗導向型”傳統企業家,看重人情世故與關係管理,而宗馥莉則秉持“ 製度至上 ”的職業經理人風格,崇尚數據驅動與績效導向。 這種管理風格的差異,也使她在推進改革時觸及了老臣的利益,引發了一些不滿。
最令人驚訝的是,在舉報法院之前,宗馥莉曾“消失”了70多天。 6月12日,她以宏勝集團總裁名義參加了職工代表大會後,就消失在公開場合1。直到8月25日周一,她才重新回到公司。 回歸後不久,宗馥莉就像陀螺一般轉了起來——先是接受記者采訪,緊接著就向最高法舉報杭州上城法院。這顯然是一次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
麵對遺產風波,宗馥莉表現出驚人的冷靜和堅定。 她在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坦言: “我的‘定海神針’就是堅持做自己。以前我是怎樣的,現在還是怎樣,我不會因為風波改變方向。” 對於企業經營,她表示:“ 企業要走遠靠的是腳踏實地,而不是情緒起伏 , 對我來說唯一的方式就是穩紮穩打,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
宗馥莉麵臨的挑戰不僅來自家族內部,外部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這種定力在如今的複雜局麵中顯得尤為珍貴。 與此同時,遺產糾紛已經對娃哈哈品牌造成了傷害。 宗馥莉也坦言,娃哈哈今年的經營表現可能不及去年。她正麵臨雙重挑戰:對外需重塑品牌形象;對內要重建組織文化。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宗馥莉用她的行動告訴国产AV蜜桃网站:在法律框架內主動出擊,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從“娃哈哈公主”到“商界女王”,狠人宗馥莉正在完成一場艱難的蛻變。 她舉報的不僅是一家法院,更是對傳統商業潛規則的挑戰。 這場較量無論結果如何,她已經證明了自己不是溫室裏的花朵,而是風雨中挺拔的木棉。 掌舵人的更替如同企業的涅槃,唯有經曆烈火灼燒,才能獲得新生 。 宗馥莉和娃哈哈的未來,都在這場風波中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