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鐵城建二公司坦尾村更新改造項目舉辦“智能造樓機交流暨質量月觀摩專項活動”,聚焦智能建造與工程質量深度融合,展現新技術在提升施工質量、安全性和綜合效益方麵的創新成果。
由中鐵城建二公司承建的坦尾村更新改造項目是廣州市重點民生工程和南沙區首批獲批的舊改項目之一,總建築麵積約27.8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為坦尾村3000多名村民提供新家。中鐵城建二公司引入高層建築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台——被廣大職工稱為“空中造樓機”的智能造樓機,顯著提升了綠色建造水平、施工效率、工程質量和本質安全。
據介紹,智能造樓機采用16.5米高的掛架係統和頂部鋼桁架平台,大幅提升整體抗風性與安全性,並通過模板懸掛技術實現外牆實測合格率100%。該項目針對造樓機工藝改進開展QC活動,為解決每層附牆支座螺栓預埋高度不一致且鋁模開洞過多、過大易變形問題,保證外牆平整度不受影響,創新性地提出預埋膠棒螺栓定位法,在鋁模上按模板上口定位開Ф18小孔,利用螺栓與預埋膠棒連接實現了預埋孔定位的毫米級精確控製,無一偏位,預埋一次合格率達100%。目前該工藝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一項。通過科技攻關形成智能建造示範成果,項目已納入《廣州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培育名單(第二批)》。
項目開工以創建廣東省“金匠獎”為創優目標,對標金匠獎標準實施質量管理:成立創優小組,研讀評審細則,將質量目標細化至十大分部工程,現場設置實體工序樣板,對照實體樣板進行交底,明確工序標準;創新設立“質量工作站”,推動質量管理全流程落地:通過宣貫、培訓與二次交底細化質量標準;以“兩清單一台賬”實現“製作—排查—閉環”管理;結合樣板交底、實測實量與數據歸檔,確保工程質量實時可控、一次成優。目前項目已授權國家專利7項,2025年QC成果及質量信得過班組成果累計斬獲省級一類成果3項。(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葉小鍾 通訊員 唐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