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9月6日電 (劉小紅)9月6日,農曆七月十五,以“情係故裏思本源根在洪洞續華章”為主題的山西洪洞大槐樹乙巳年中元節祭祖大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槐樹移民後裔,共祭移民先祖,共敘同根親情。
山西洪洞大槐樹乙巳年中元節祭祖大典舉行。劉小紅攝
8時許,在祭拜古大槐樹之後,祭祖大典拉開帷幕。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大槐樹祭祖習俗”的傳統儀程,“迎請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獻供品”“奠酒獻禮”“敬致祝文”“敬獻樂舞”“飲福受胙”“鞠躬辭神”九項儀程一一呈現。
約600年前,洪洞大槐樹見證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官方移民。明朝初期,18次大移民中,數百萬人從洪洞大槐樹下出發,走向18個省份500多個縣。曆經數百年開枝散葉,而今的古槐移民後裔遍布全球。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負責人表示,從明初大移民開始,“洪洞大槐樹”就不再隻是一棵古樹,更是無數人魂牽夢縈的“老家”,是族譜上那句“祖籍洪洞”的鄭重記載,是老輩人口中“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代代相傳。600年以來,無論是生活在洪洞老家的槐鄉兒女,還是遷徙他鄉的古槐後裔,時刻不忘移民先祖。
圖為祭祖大典現場。劉小紅攝
每逢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古槐移民後裔都會回到洪洞,祭拜移民先祖,逐漸形成如今“大槐樹祭祖習俗”的傳統儀程。2008年,這一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年來,在洪洞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指導下,洪洞大槐樹景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文化研究工作持續推進,回到大槐樹下尋根的移民後裔絡繹不絕,越來越多的姓氏宗親會、研學團隊、企業集團前來大槐樹祭祖,“大槐樹祭祖習俗”曆久彌新。
據了解,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於2022年入選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首批山西文化記憶項目;2023年入選山西省首批非遺旅遊體驗基地;2024年“全國台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揭牌。今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的傳承人、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名列其中。(完)
【編輯:劉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