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蘇港碼頭公司智慧化轉型的浪潮中,鬥輪堆取料機作業實現了從傳統駕駛室操作到高效集約遠程控製的驚豔蛻變,效率提升、環境改善、勞動優化的紅利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保障現場龐大設備的本質安全與健康運行,成為擺在新蘇港人麵前的新挑戰。該公司礦石操作部司機一班的老師傅儲誌春,以高度責任感和樸素匠心,在“無人”的現場,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心守護設備,走出了一條飽含深情的巡檢路。
擁抱變革,老將勇擔新責
儲誌春是與鬥輪機相伴數十年的“老碼頭”,機器的轟鳴聲與細微的震動早已融入他的職業本能。麵對遠程操作新模式,他沒有絲毫抵觸,而是以積極開放的心態迅速掌握新技能,再次成為班組的作業骨幹。
他深知,效率提升的同時,對設備狀態的主動感知要求更高了。
當部門出台加強現場巡查新規時,儲誌春主動請纓:“班長,這巡查要求提得好!機器離国产AV蜜桃网站遠了,但責任不能遠。我熟悉它們,我去!”這份主動,源於他對安全的敬畏、對設備的愛護,更源於對崗位職責的深刻理解——安全,永遠是第一道防線,無論操作台在哪裏。
一絲不苟,奉獻詮釋匠心
遠程操作崗位雖遠離了駕駛室的艱苦環境,但生產任務依然繁重。儲誌春從不把巡查視為負擔,而是主動利用一切作業間隙、工餘時間,將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火車作業銜接的空檔、設備維護的短暫停歇、夜班相對安靜的時刻……這些在他人眼中的休息時間,都被他充分利用。戴上安全帽,係緊鞋帶,拿起手電,他準時走向自己負責的鬥輪機。
儲誌春嚴格執行巡查路線和檢查要求,從軌道平整度與異物,到關鍵螺栓緊固性;從滾筒磨損狀況,到減速箱與電機運行聲音;從液壓管路滲漏,到結構件變形裂紋……一絲不苟,近乎苛刻。“部門要求是底線,国产AV蜜桃网站執行要追求高線。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他的口頭禪。
幾十年的“老碼頭”經驗,賦予他一雙“火眼金睛”和一對“順風耳”。他能從微弱的異常聲響中預判托輥軸承早期磨損,從油漬的細微變化中發現密封件潛在失效。這些寶貴的經驗,被他完美融入標準化的巡查流程,極大地提升了工作的預見性和深度,有效彌補了遠程監控係統的“感知盲區”。
以身作則,凝聚團隊力量
儲誌春的行動絕非孤例。作為資深老師傅,他自覺肩負起示範引領的責任。他風雨無阻巡查的身影,就是最有力的動員令。年輕同事們看到年長的儲師傅執行新規如此認真主動,深受觸動與鼓舞。他以無聲的行動宣告:巡查不是額外負擔,是保障自身安全與生產順暢的“護身符”。
在巡查路上,在班組休息室,儲誌春樂於向年輕司機們分享他的“聽音辨障”“觀色識患”等經驗技巧。他手把手教、心貼心傳,有效提升了年輕人的現場感知和隱患排查能力。在他的示範和感召下,司機一班逐漸形成了“遠程操作是崗位,設備巡查是責任”的強烈共識。越來越多的年輕骨幹主動利用間隙巡查,密切關注設備狀態。班組內“操作精心、巡查細心、維護用心”的氛圍日益濃厚。班長吳際感慨:“老儲就像一麵旗幟,有他在前麵帶頭,班組的執行力、凝聚力都上了一個大台階!”
儲誌春以行動證明:無論技術如何飛躍,責任心永遠是安全的基石,匠心永遠是卓越的密碼。在智慧化轉型的道路上,正是無數個像儲誌春一樣的“守護者”,用堅守與智慧,鑄就碼頭生產安全高效的堅實根基,以持之以恒的奉獻與拚搏,助力港口高質量發展。
(江蘇工人報通訊員 吳豔 特約記者 劉毅)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