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曆時半年,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首屆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技能大賽日前在上海收官,部分優秀項目獲得專項資金投資,推動成果從“賽場”走向“市場”。同時,大賽初步構建起“萬人庫、千人庫、百人庫”AI人才梯隊,為國家電投數字化轉型奠定根基。
2024年,國務院國資委部署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推動中央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發展。該行動要求央企將人工智能作為“十五五”規劃重點,通過產投結合擴大長期資本投入,優化人才評價體係,培育科技領軍企業與初創企業。
此次國家電投舉辦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技能競賽,旨在挖掘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典型場景,遴選一批典型示範項目,培養一批既懂人工智能又懂行業場景的複合型人才,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落地,促進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共設立“智能體應用”“Python建模應用”和“AI輔助內容創作”三大賽道,覆蓋初賽、複賽、決賽三個階段。其中智能體應用和Python建模應用賽道通過案例路演、專家質詢與商業計劃書評審等方式,全麵考察項目的技術實現、業務價值與商業化潛力;AI輔助內容創作賽道則聚焦現場實操,考察選手運用AI工具完成指定任務的能力。
最終,300餘名選手走進決賽現場,通過項目展演的方式爭奪獎項。在成果集市中,192個賽隊聚焦“AI+電力營銷”“AI+生產經營”“AI+工程建設”等六大方向,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優秀項目路演中,《儲能AI現貨交易技術》《複雜核電係統多智能體協同設計平台》等多個項目獲得專家高度評價,並獲創新投資。創新孵化意向書簽訂環節,《鑒風者風能資源智能評估平台》等優秀項目還與創新投資公司簽署了孵化意向書,未來將獲得專項資金支持,推動成果從“賽場”走向“市場”。
“數字化建設是業務創新的引擎,是國家電投未來發展的‘必答題’。”頒獎儀式上,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豐表示,要以大賽為起點、以人才為基礎、以創新為翅膀,在技術迭代中重構認知,在認知變革中推動轉型。國家電投黨組將建立全過程跟蹤機製,在技術攻關、資源協調、成果轉化中為優秀成果提供全流程支持。
本次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技能競賽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工委主辦,科數部協辦,人才院(工匠學院)、創新投資、電投數科、上海核工院共同承辦。競賽係統構建了“萬人參訓、千人競技、百人晉級”的賽訓融合體係。經過激烈角逐,決賽中共有17個項目分別獲金、銀、銅獎,57人分別獲個人一、二、三獎,12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
欄目編輯:楊碩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