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今天(15日)上午舉行的首都“十四五”規劃高質量收官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主任楊秀玲在介紹“十四五”北京生態環境、交通出行、基層治理等方麵的變化時說:“從生態環境看,這些年最為大家稱道的變化就是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北京用十年左右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三十年的治理曆程。”
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APEC藍”成為市民日常可見的“北京藍”。
北京還在全域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基礎上,全力打造森擁園簇的花園城市,環路景觀花廊超過300公裏,三分之二的公園實現無界融通,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九成,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正成為現實。
從交通出行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裏程152公裏、站點95座,圍繞軌道交通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90%,創新推出通學、通醫、通遊等公交專線352條;五環內和城市副中心信號燈已經全部聯網控製,平均不停車通過率76.7%。聚焦市民停車需求,本市通過錯時共享等方式,累計提供共享停車位6萬餘個。
五年來,“民生願景”一步步成為“幸福實景”。教育方麵,主動適應學齡人口變化趨勢,新增中小學學位超過15萬個。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70%,集團內學校共享課程、師資等優質資源,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期待。
醫療方麵,大力推動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建成了全市統一預約掛號平台,市民在網上能預約所有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152家醫院線上互認181項檢驗結果、300項檢查結果。同時,本市持續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科室設置和設備配備,市民能夠在家門口看常見病、買常用藥。
“老老人”“小小孩”方麵,北京發展了養老助餐點2666家、覆蓋超過九成的城鄉社區,450多萬名老年人都能就近解決吃飯問題。為了讓年輕父母少為入托發愁,北京提供普惠托位超過3.1萬個,適齡兒童入園率、普惠園覆蓋率均達到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