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9d/86f27/901c2.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臨夏有約:古動物化石群的守護與煥新

跬步千裏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徐佩玉9月10日,為期5天的2025年中

臨夏有約:古動物化石群的守護與煥新

  蘭州9月9日電 (艾慶龍)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的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群山溝壑間藏著距今3000萬年至200萬年的古動物化石群。這份創下十項世界之最的“地球生命演化史書”,曾被當作中藥材“龍骨”,如今依托其打造的3.2平方公裏的和政古動物化石文化旅遊區,讓其成為兼具科研、科普與文旅價值的珍貴遺產,見證了當地從資源認知到係統保護、從科學研究到文旅融合的轉型。

  科學守護:多維度築牢化石遺產“安全防線”

  和政古動物化石保護,始於對其科學價值的重新發現。20世紀80年代,和政“龍骨”的科研意義被學界關注,甘肅省博物館、蘭州大學率先開展收集研究;2000年,和政縣自籌資金搶救性征集民間散落化石,為係統保護奠定基礎,推動化石保護從零散關注轉向主動推進。

  和政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主任馬偉虎說,為建立長效保護機製,當地成立專項領導小組,設立地質公園大景區管委會與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構建宣傳、自然資源、文旅等多部門協同,縣、鄉、村、社四級聯動的保護格局,提供組織保障。

  在硬件投入上,累計投資超5億元,建成“四館一園一場”基礎設施集群,讓4萬餘件館藏化石有了安全存放空間。

甘肅省臨夏州古生物化石修複師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內,對古化石進行修複。(資料圖)艾慶龍 攝

  在針對野外化石保護難點方麵,當地創新“人防+技防”模式:在化石產地安裝26套24小時自動監控設備,動員577名治安戶長參與日常監管,為山間化石織密“安全網”。

  保護的核心是讓化石“活”起來,自2001年起,和政縣8次舉辦國際研討會,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設專家工作站,2023年發布“十項世界之最”,推動和政化石走向國際科研視野;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還開展45場次研學活動,吸引5.3萬名青少年參與,以科普傳遞遠古生命知識。

  馬偉虎表示,和政近73%的國土分布化石,當下保護雖有成績,但仍存挑戰。

  活化煥新:全景式打造化石ip“體驗場景”

  談及化石與文旅關係,和政縣鬆鳴岩——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大景區管委會主任楊蓉說,作為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臨夏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遊區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抓手,探索民族地區文旅融合新路,逐步成為遊客探尋遠古生命的熱門地。

  該旅遊區規劃麵積3.2平方公裏,整合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樺林埋藏原址館、博覽苑、龍泉湖、化石旅遊觀光廊道等資源。2024年9月,通過文化和旅遊部景觀質量評審,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預備名單。此後省、州、縣三級聯動,累計投入9.67億元實施遊客中心升級、化石博覽苑改造等15個重點項目,提升基礎設施與服務能力。

航拍視角下的和政縣樺林古動物化石埋藏原址館。(資料圖) 和政縣委宣傳部供圖

  配套服務持續優化,交通上,蘭海高速、烏瑪高速保障通行,開通蘭州城區、中川機場直達專線,1108個車位的智能生態停車場配備新能源充電設施與無障礙車位。

  為增強遊覽沉浸感,多處設裸眼3D屏展示古生物演化;還依托AR技術,繪製31麵、總麵積3500平方米的古生物3D複原圖,配備AI合影機、AR體驗眼鏡;又以“十項世界之最”為IP,開發和政羊玩偶、鏟齒象拚圖等文創,聯合高校推出“化石修複體驗營”,還將推出“化石主題密室逃脫”

  資源與環境保護是當地文旅發展基石,楊蓉說,旅遊區空氣、地表水、噪聲、汙水排放均達標,旅遊旺季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且定期監測。當地還成立資源和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製定監測機製與保護方案,配備專業人員及文物保護、綠化養護、消防應急設備,定期巡查保障文物與生態安全。

  和政縣文旅局局長楊雄說,近3年,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366.39萬人次,年均增長超10%。這片曾“養在深閨”的史前遺產地,如今成為兼具科學與文旅魅力的打卡地。(完)

【編輯:劉陽禾】

訪客,請您發表評論:

網站分類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