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 亓玉昆
一大早,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鎮,趕集的村民騎著電動自行車穿梭在街道上。不遠處,執勤民警手持設備,實時接收著來自中江縣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的違法線索推送。
“過去,電動自行車逆行亂竄、農用車違法載人等時有發生,出門趕集戰戰兢兢。”村民王先生說,如今路麵上違法載人、無牌行駛的車輛明顯減少,出門更暢通更安全。
近年來,中江縣公安局深化“專業+機製+大數據”的新型交管“智”理模式,依托“前端視頻+數據建模”的科技手段,讓農村道路交通管理這一老大難問題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
“你轄區三国产AV蜜桃网站往場鎮方向有一輛紅色三輪車涉嫌違法載人,請立即核查處置。”早上8點,中江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龍台交警中隊接到情指中心傳來的指令。10分鍾後,民警現場查獲了這輛違法搭載3人的電動三輪車。
針對農村地區機(電)動二、三、四輪車違法載人、無牌無證上路等問題,中江縣公安局組建了由交警大隊、情指中心骨幹力量構成的工作專班。他們抓住“一早一晚”“逢場趕集”的人流高峰,以及上放學關鍵時間點,將場鎮街道、學校周邊、鄉村主幹道列為重點整治區域,創新采用“視頻巡控+精準查緝”的聯動模式,全力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在中江縣公安局情指中心的大屏上,前端感知設備實時傳回各村鎮的交通畫麵,AI視覺計算係統自動識別過往車輛的違法行為。
“係統能智能捕捉車輛特征和駕乘人員狀態,通過人像比對和車輛信息核實,最快3分鍾就能形成完整的違法線索。”中江縣公安局情指中心副指導員曾凡東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介紹,這些線索會第一時間推送至屬地派出所,確保違法風險“即發現、即製止、即處罰”。
日前,中江縣廣福鎮長勝村,民警在係統篩查中發現一輛輕型欄板貨車存在違法載人嫌疑,當即通過係統分析該車行駛軌跡,指令就近路麵警力進行精準布控查處。經現場核對,該車貨箱內竟違法搭載10人,安全隱患極大。最終,民警對駕駛員違法載人行為依法處罰、教育。
“從線索發現到查處反饋,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閉環。”這是中江縣公安局在新型交管模式中確立的製度。在專班運行機製下,交警大隊牽頭統籌,情指中心負責技術支撐,法製部門全程監督執法,派出所、交警中隊落地查處,形成了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條。
“以前基層警力花大量時間在街麵上巡邏才能發現違法線索,現在通過這套機製,執法更精準也更高效,国产AV蜜桃网站有更多精力投入到隱患排查和宣傳教育中。”從事農村交通管理10餘年的民警蔣富元感慨。
全縣機(電)動二、三、四輪車保有量、重點路段違法發生率、隱患車輛軌跡圖……在中江縣公安局“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中心,一塊實時更新的電子屏格外醒目,各類數據一目了然。這些動態的數據信息,正是支撐新型交管模式的“智慧大腦”。
“国产AV蜜桃网站正在加快本地數據庫建設,同時聯合科技企業優化算法模型,努力形成‘違法預警+核實查處+宣傳教育’一體化長效治理格局。”中江縣公安局副局長黃東介紹,通過深化數據融合運用,可以精準有效攔截檢查重點車輛,及時查處機動車逾期未審驗、駕駛證失效等違法行為,更好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