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91/99247/cb96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能源革命創新的“榆林樣本”

拔犀擢象網

麵對皇家社會,替補登場的阿諾德幫助皇馬客場全取三分。阿諾德更

能源革命創新的“榆林樣本”

  這是略帶科幻的場景,工人不下井,隻需動動鼠標,百米深井下的超大型采煤機便讓煤炭源源不斷離開礦井,顛覆人們印象中采煤工人灰頭土臉的形象;這是創新奮進的畫麵,黑乎乎的煤炭經過化學反應的精細加工,變成甲醇、乙二醇、聚乙烯等化工材料,最後變身服裝鞋帽、醫用骨釘和餐具購物袋。

  在國家重要能源基地陝西榆林,一場能源革命正加速推進。國內煤化工領域首個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示範項目啟動壓裂施工,國內首個煤化工碳五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以創建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為抓手,榆林正從傳統能源基地向綠色低碳新高地跨越,奮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科技賦能 茫茫煤海迎來智慧蝶變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榆林市煤油氣資源富集,是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也是“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節點。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批複同意榆林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榆林站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昔日“黑金”之地,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智慧蝶變。

  走進位於榆林榆神礦區的曹家灘煤礦,大屏幕上實時呈現著采、掘、運等環節的運行態勢,60餘套巡檢機器人在礦井主排水泵房等界麵工作,高智能綜采工作麵盡顯人工智能給采煤行業帶來的變革。記者了解到,機器人集群調度指揮係統建成後,係統生產期間的巡檢人員由15人減少至5人。

  “從地麵操縱井下設備進行割煤,再到智能裝車全煤流係統的順/逆一鍵啟停,以及煤量視頻稱重+激光監測、異物識別等功能,都可以在這個工作麵實現。”陝煤曹家灘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江斌說,高端智能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采煤的效率和安全性。

  作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曹家灘煤礦是榆林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榆林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力度,推動煤炭工業轉型升級。“目前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礦井31處、智能化采煤工作麵8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麵70個,涉及年總產能近4.46億噸。全市智能化煤礦年總產能已達到生產礦井年總產能的78.7%,標誌著榆林煤礦智能化建設已走在了全國前列。”榆林市能源局副局長郭雄說。

  記者行走在榆林各大煤礦,隻見生產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礦井各種設備的運行情況,智能預警監測係統通過AI算法分析並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井下生產、運輸地麵遠程一鍵控製及安全管理精細化等功能,不但減少了井下作業人數,還大幅提升了整體生產效率。

  科技賦能不止在礦區。在煤化工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正讓榆林加快從“挖煤賣煤”向“賣煤製品”轉型。

  “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要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榆林市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斌對此感觸頗深。

  曆經多年科研攻關,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後研發出煤基航天煤油、特高壓直流變壓器油和特高壓交流變壓器油等科技創新成果,生產的工業白油、輕質白油等精細化、高附加值煤焦油基係列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紡織、製鞋業以及軍工、航空航天和農業、醫療及生活用品領域,帶動企業持續轉型發展。2024年,公司銷售收入40餘億元,其中甲基環己烷占有國內85%的市場份額。

  跨界融合 築牢能源安全“生命線”

  在鞏固傳統產業優勢的基礎上,榆林積極推動能源產業從“新”出發,培育發展新技術新勢能,讓能源結構從“以煤為主”向“多能融合”轉變,一條條新的產業鏈條發芽成長,迸發出轉型發展的勃勃生機。

  光伏發電、煤液化瀝青儲熱、液流電池儲能、堿性水電解製氫……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塔罐林立,管道縱橫,一個個現代化的化工項目成功調試並運行。

  國能榆林化工甲醇廠淨化甲醇裝置副經理張今龍介紹,自2023年9月啟動“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項目以來,企業陸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點,不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榆林堅持以多能融合為主線,一體推進煤油氣風光電氫多能融合發展,推動現代煤化工與綠電、綠氫耦合,加快新型能源體係建設,化工產品從6種拓展至45種精細化學品。

  加快布局氫能產業,是榆林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的重要發展方向。建成加氫站兩座,示範運營氫能重卡30輛,陝氫氫燃料電池通勤車首發;華秦氫能產業園一期、超燃動力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項目投產,建成國內領先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製氫測試平台,世界首個實用化和規模化以氫能為主的零碳智慧能源中心穩定運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氫化鎂儲氫等技術落地,推動氫能產業從“概念”走向“實用”。從製氫、儲氫、加氫到氫能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正在榆林加速形成。

  記者了解到,榆林將氫能產業列為全市10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每年拿出3億元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壯大氫能產業,全力打造“西部氫能之都”。

  在陝西氫能自用撬裝(雙河)加氫站內,每天有20輛滿載“烏金”的氫能重卡在往返間隙前來補能……榆林在打好化工用氫“綠色牌”的同時,著力推進交通用氫先行先試。“国产AV蜜桃网站計劃2030年實現1萬輛氫能重卡、5000輛公共交通及公務車輛運營,投用400座加氫站。”陝西氫能運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剛說。

  變廢為寶 綠色低碳發展駛上“快車道”

  采煤40餘年,煤炭帶動榆林高速發展的同時,減碳成為榆林創建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的必答題。

  巨型捕集塔如銀色森林,無聲剝離電廠煙氣中的二氧化碳。經高壓液化,它們通過鋼鐵管道奔湧至千米地下,被永久封存於岩層深處。在榆林市神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能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範項目正在穩定運行。

  榆林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說,榆林積極探索源頭減碳、過程降碳、末端固碳以及推動煤化工生產過程零碳化、負碳化的道路,主動融入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發展大潮,積極推進蘭炭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走煤化工綠色低碳轉型之路,一批減碳項目加快投運。

  今年5月,“金屬鎂冶煉工業精準脫硝技術”在榆林府穀縣發布,填補全球鎂冶煉行業尾氣脫硝技術空白,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萬噸,排放水平下降70%,相當於再造20平方公裏森林。

  “陝西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鎂產地,但在金屬鎂冶煉過程中麵臨氮氧化物排放高、環保壓力大等難題,這項技術為榆林低碳綠色發展開辟新路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趙亮說。

  在榆林中科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大廳,異丙醇和氨反應製產物可調異丙基胺催化劑及技術、乙醇製1,3-丁二醇技術研發等項目成果,展示著榆林加快能源化工綠色技術研發的進展。

  2022年8月,由陝西省、榆林市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成立的榆林中科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国产AV蜜桃网站以榆林高碳城市的低碳化發展為目標,聚焦突破‘雙碳’關鍵核心技術,以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優化為四條主線,打造先進儲能、氫能綜合示範、氫與煤化工融合、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四大平台,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係貢獻力量。”榆林中科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盧巍說。

  目前該院已建成25個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推進2個院士工作站建設,400餘名科研人員在此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鋅溴液流電池儲能係統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榆林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當前榆林正處於碳達峰碳中和承壓期、轉型發展陣痛期、高質量發展攻堅期,未來將以建設碳達峰試點城市為契機,持續以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培育新能源勢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為全國能源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做出“榆林探索”。(記者 張京品 雷肖霄 趙英博)

訪客,請您發表評論:

網站分類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