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飆 周健
觀點
數據要素可以通過重配各類生產要素發揮乘數效應,推動效率提升、成本節約與結構優化,促進實現穩就業和提升就業質量的雙重目標。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伴隨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高質量充分就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要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當前,我國勞動力市場仍麵臨著一定程度的結構性失衡、就業機會分配不均等挑戰。在此背景下,數據要素這一新型生產要素可以通過重配各類生產要素發揮乘數效應,促進實現穩就業和提升就業質量的雙重目標。
我國數據要素的發展現狀
一方麵,數據要素發展水平增速強勁。從總量看,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發展水平持續上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要素產業已逐漸成長為國民經濟中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新興領域。從增速看,我國數據要素在經曆過平穩的發展期後,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目前已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據預測,數據要素在未來幾年內仍將維持較高的增長速率,市場總體量級有望實現較大突破。從貢獻看,數據要素能夠幫助實現資源配置效率優化,數據要素的社會貢獻度和影響力增強,在賦能實體經濟、促進產業創新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政策看,近年來我國數據要素相關政策出台頻率提升,政策覆蓋麵更加廣泛,數據要素政策體係逐步健全,數據管理體製機製初步形成。
另一方麵,數據要素發展水平分布不均衡。從區域看,我國各省數據要素發展水平、增長幅度、增長速度仍有差異,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且東部地區數據要素發展水平高於中西部地區。從行業看,技術密集型行業數字化程度較高,技術人才儲備充足,在數據的采集、處理、應用等方麵表現突出,數據要素發展水平更高,而勞動密集型行業數據利用水平較低,行業間數字化差距較大。從存量看,我國各省數據資本存量均保持正向增長,但分布不均,服務業數據資本滲透率逐漸提高,製造業數據資本存量占比最高。
以數據要素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機製
第一,效率提升路徑。數據作為要素參與生產會改變傳統要素投入的組合方式,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要素配置優化能夠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與協同互補,釋放就業潛力。數據要素能夠通過促進產生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可得性提升創新能力,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從而提升勞動生產率,創新能力的提高,催生了新業態、新崗位和更高附加值產業,拓展了就業市場的容量與多樣性,實現就業質量與就業規模的協同優化。
第二,成本節約路徑。數據要素通過打破信息壁壘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其流動共享直接減少了信息搜尋、驗證和協商等交易成本,打破數據壁壘能夠有效消除信息孤島並促進跨部門數據融合,降低求職者與崗位的匹配成本,從而優化就業結構並釋放潛在的就業機會。數據要素具有可複製、可共享的特性,能夠重複利用,其價值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而不斷累積實現價值衍生,進而有效提升數據利用率,創造更高附加值的就業機會。
第三,結構優化路徑。數據的流通共享重塑了勞動力市場的信號傳遞和匹配機製,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技能匹配模型能夠建立勞動力市場中供需雙方的高效連接通道,通過優化勞動力技能匹配度優化就業結構,進而降低摩擦性失業並提升就業效率。通過數據要素建立就業環境的數字化治理框架能夠顯著提升勞動力市場的製度效率,幫助有效識別市場失靈環節,為政策幹預提供靶向指引,降低不確定性,構建更好的就業環境,進而增強就業穩定性與勞動者獲得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以數據要素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舉措
第一,豐富數據價值釋放路徑,發揮數據要素促就業的乘數效應。當前,數據價值轉化路徑相對狹窄,通過多維度挖掘數據價值,構建“數據+就業”融合生態,可顯著提升就業市場的匹配效率與活力。首先,應擴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建立分級分類的公共數據開放目錄,製定勞動領域專項數據開放清單,完善數據共享機製,並以市場化方式推動數據產品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數據開發,提升數據可用性。其次,應以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區域全領域數字化轉型,實現數據創新性配置,並深入推進數據要素試點政策,通過實現政企數據互通、應用大數據模型緩解科技發展對就業的影響。此外,應創新金融方式持續探索數據資本化,擴寬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渠道,以數據信貸、數據信托、數據入股等方式激活數據要素市場活力,鼓勵數據價值變現,以經濟發展帶動高質量充分就業。
第二,規範數據要素授權運營,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體製機製。數據要素具有商品屬性,兼具使用價值和價值,雖然數據要素能夠有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但由於數據本身的虛擬性與可複製性,數據要素的確權、定價和交易流轉十分困難,因此,需營造競爭有序、統一開放的數據要素市場體係。首先,應建立專屬於數據資產的權屬劃分體係,劃清數據的持有權、加工權、經營權,保障數據價值鏈所有參與者的應得權益。其次,應在全麵登記審核數據的基礎上編製數據資源目錄,由登記機構發放憑證,並建立數據要素價值評估體係,以統一標準衡量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據要素合理化交易。推動數據資產入表,將數據要素轉化為合法的有形資產。此外,應設立官方指定數據交易平台,提供數據交易服務,遏製數據運營風險。
第三,拓寬數據要素場景應用,提升就業供需精準匹配效能。數據要素應用場景的擴展將直接反饋進入勞動力市場,落實“數據要素×”行動不僅能夠在多場景釋放數據潛力,還會擴展新業態,優化崗位結構,增加就業蓄水池總量。首先,應深化重點行業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圍繞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開展重點行動,培育一批行業領先的數據要素場景解決方案,改造傳統行業的就業。其次,應培育數據驅動的新就業增長極,發展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興職業,支持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領域的靈活就業形態發展。另外,應培育數據產業生態,發展產業生態圈以實現長效化運營,在就業領域構建智能匹配與動態優化機製,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勞動力需求與供給的實時反饋係統,通過算法優化促進人崗匹配。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