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一句話,一場關於兩個孩子童年隱私的輿論風波被掀起。 陳曉精心築起的保護牆,在陳妍希的隨口分享中出現了裂痕。 看圖文更過癮!關注我,精彩不斷!下方留言區已開放,等你來暢所欲言!#關注有驚喜 今年2月的時候,陳曉和陳妍希在社交媒體上正式宣布結束長達九年的婚姻關係。 這場從一開始就備受矚目的婚姻最終畫上了句號,兩人表示將共同撫養8歲的兒子。
離婚近半年後,他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陳曉日漸消瘦低調,而陳妍希則活躍於各種公開場合。 但最近,陳曉一直擔心的事情似乎正在發生,陳妍希被指在節目中缺乏邊界感的言論,已經連累到了他們年僅8歲的兒子。
離婚後的反差人生 陳曉選擇了沉寂,近期偶爾公開露麵時,網友發現他暴瘦脫相,麵容和精神狀態大不如前。 這與他在婚姻中的狀態一脈相承,即使是在婚變傳聞甚囂塵上的時期,他也一直采取“不回應”的態度。
對他而言,外界的流言蜚語“造成不了什麽影響,回應也要付出精力,所以當個玩笑看看就行了”。 相比之下,陳妍希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麵貌。
離婚後,她頻繁出現在林俊傑和張惠妹的演唱會中,社交媒體上也不時分享自己的旅遊和日常生活。 她最近出席活動時穿上黑色皮裙,配上15厘米高跟鞋,姿態自信,舉止大方,讓不少網友評論她的心態與身材比婚姻時期更加放鬆和自如。
缺乏邊界感的隱患 在最近一期的綜藝節目《毛雪汪》中,陳妍希與好友穎兒一起作為嘉賓出席。 聊天環節中,她提到自己8歲的兒子與林心如家的女兒是青梅竹馬。 “兩個小孩隻差了17天,從一個月大的時候就見麵在一起玩,”陳妍希甚至大膽表示:“林心如的女兒長得非常漂亮,想讓她當我未來的兒媳婦”。
這番話立即在輿論場引發熱議,部分網友直言:“特別討厭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拉郎配,想巴結人家就巴結人家,幹嘛拿自己孩子說事?”
更有人質疑:“剛幾歲的孩子就在公共場合說這些,合適嗎?”
這種公開討論他人子女的行為,即使放在普通人身上也欠妥,更何況是在全國播出的綜藝節目中。
保護與暴露的衝突 陳曉一直以來對兒子隱私的保護可謂盡心盡力。 他從未在公開場合主動提及兒子,帶兒子出行時,也會給孩子戴上帽子或者口罩,盡量不讓孩子的長相暴露在鏡頭之下。
這種保護並非沒有緣由。明星子女由於父母的身份,從小就生活在聚光燈下,正常成長環境往往被幹擾。
陳曉無論是在離婚前還是離婚後,都一直努力為兒子構建一道“隱私屏障”,盡可能減少外界對孩子生活的幹擾。 然而,他的這份苦心,卻一次次被陳妍希的“不設防”打破。
這並非是陳妍希第一次在節目中提及兒子,之前在另一檔節目中,她坦言兒子在家裏最怕的是爸爸。
雖然陳曉對兒子不凶,但出於立規矩的原則,有時會表現得比較嚴厲。 這些細節的公開,無疑讓大眾對孩子的私人生活有了更多的窺探窗口。
邊界感缺失的代價 陳妍希在未與對方家長充分溝通,且未考慮到兩個孩子隱私的情況下,就在全國播出的綜藝節目中公開提及兩人青梅竹馬的關係。
這不僅侵犯了自家兒子的隱私,也給林心如一家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 事件發酵後,有些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說曾經見過陳妍希的兒子,而且手裏還有照片。 這種對兒童隱私的侵犯可能會嚴重幹擾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8歲正值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如果鏡頭過於聚焦在他身上,可能會出現焦慮等負麵情緒。 孩子的童年本不該與“輿論討論”綁定,但陳妍希的言行卻讓兒子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
婚姻中的邊界感問題 實際上,陳妍希在這些年“邊界感”上的模糊,早已不是第一次讓自己陷入輿論。 與陳曉婚姻存續期間,她就因在公共場合頻繁提及家中私事而引發過爭議。
當時不少網友就指出她“邊界感不強”,沒有很好地把握公開與私人生活的界限。 離婚半年後,陳妍希的婚戀觀發生了明顯轉變,在最近參加的綜藝節目中,她建議適婚女性:“任何時候都不能迷失自我”。 她強調女性在婚姻中必須保持經濟獨立,更要學會珍愛自己,不該將全部精力都傾注於家庭。
這與她離婚前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離婚前參加戀愛綜藝時,陳妍希還堅信“感情中無法完全做自己”,認為任何關係都需要雙方相互配合。 這種理念也體現在她的婚姻生活中,據呂一爆料,陳妍希曾特意搬到郊區酒店,隻為離在市郊拍戲的陳曉更近一些。
她解釋這是為了避免雙方來回奔波,這番“為愛犧牲”的舉動當時贏得眾人稱讚。 如今回首,這些付出似乎並未得到對等回報。
陳妍希曾在節目中坦言,婚後的陳曉判若兩人,不再有戀愛時的浪漫舉動,探班和禮物都成了過去式。 不過作為明星父母,陳妍希和陳曉都應該指導,他們的隨意分享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長期的負麵影響,甚至影響到其他家庭的孩子。
陳曉為保護兒子隱私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因為陳妍希在節目中的一句話付諸東流。 網友已經開始深挖兩個孩子過往的交集,甚至可能出現陳妍希兒子照片流傳的情況。 這場因邊界感模糊引發的風波,正讓一個8歲的孩子失去他本該擁有的普通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