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9月11日電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計量技術規範提檔升級行動方案》,要求強化重點民生法製領域計量技術規範保障。加強電子計價秤、燃油加油機、流量計、電能表等重點民生法製領域服務能力保障,針對智能化、數字化等發展趨勢,提升防作弊能力,強化高質量計量技術規範供給,切實保障人民權益。
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各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協會,各國家專業計量站,各有關單位:
現將《計量技術規範提檔升級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2025年8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計量技術規範提檔升級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部署,實施《計量強基工程總體方案》,全麵提升計量技術規範供給質量和能力,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2030年,計量技術規範供給能力顯著提升,建立完善以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為主體,部門、地方、行業等計量技術規範為補充,結構優化、技術先進、國際兼容的計量技術規範體係。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更加完善,計量技術委員會布局不斷優化,形成以計量技術委員會為主體,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專業計量站等為補充的“1+N”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新建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15家以上,新設專項工作組50個,新吸納計量專業人才500名;製修訂1000項以上計量技術規範,關鍵領域計量技術規範覆蓋率達90%以上,國際計量規則話語權顯著提升。
二、實施計量技術規範升級計劃
(一)科學動態規劃擴展計量技術規範體係。立足全應用場景,聚焦各專業領域重點工作、重點規劃、重大項目、重大事件,組織開展重點領域計量技術規範體係建設。梳理編製各專業領域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計劃滾動清單,按照“急用先行”原則,動態調整製修訂計劃,推動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工作高質量開展。
(二)強化重點民生法製領域計量技術規範保障。加強電子計價秤、燃油加油機、流量計、電能表等重點民生法製領域服務能力保障,針對智能化、數字化等發展趨勢,提升防作弊能力,強化高質量計量技術規範供給,切實保障人民權益。推行“計量技術規範研製+計量標準研發”雙軌並行模式,保障計量技術規範有效實施。
(三)強化關鍵領域計量技術規範攻關。建立計量技術預研協同創新機製,支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成果轉化,加大關鍵測試技術、量子技術、“雙碳”、區域協同等相關計量技術規範研製力度,加快製定一批計量儀器裝備測試評價大綱或技術規範,支撐計量儀器儀表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四)提升部門、地方及行業計量技術規範供給能力。建立部門、地方、行業溝通協調機製,避免重複建設,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計量技術規範供給格局。鼓勵和支持部門、地方及行業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製定計量技術規範,提高針對性和實用性。各部門和地方建立完善計量技術規範評價評估機製,確保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工作合法合規、科學嚴謹、高效有序。
(五)提升計量技術規範國際化水平。加強國際計量技術規範發展趨勢分析研判,轉化采用符合國情的國際計量技術規範,提高中國計量規則與國際計量規則的一致性程度。加大國際計量技術規範製修訂參與度,開展國內外計量技術規範對比分析,發布中國計量技術規範題錄外文譯本,編譯重點計量技術規範外文版本,拓展我國計量技術規範的適用空間。
(六)加強計量技術規範的周期複審和動態監測。建立周期複審機製,開展計量技術規範梳理與評估,對於不適用的及時修訂或廢止。加強計量技術規範質量管控,建立計量技術規範動態監測機製,構建計量技術規範製定、應用、反饋、修訂的良性循環體係。遴選優秀計量技術規範,總結並交流推廣計量技術規範起草、施行等典型經驗做法。規範計量技術規範命名。
(七)提升計量技術規範管理和施行效能。加強計量技術規範管理信息化建設,發揮國家計量技術規範全文公開係統作用,完善計量技術規範麵向社會公開、查詢等功能。強化計量技術規範宣貫培訓和解讀,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班、研討會等,增進社會各界對計量技術規範的認知、理解和有效執行。鼓勵各計量技術機構、科研單位及企業等參與計量技術規範的推廣應用。
(八)加強計量技術規範管理製度建設。加大《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管理辦法》宣貫實施力度,組織製定《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管理細則》等配套文件,完善計量技術規範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定、批準發布、實施、評價等全流程管控機製,提升計量技術規範質量。
三、完善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
(九)優化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架構。構建全周期、全鏈條、多維度協同的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製定《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優化職責分工、組織機構和監督管理機製。實施計量技術規範版本動態管理,構建知識圖譜係統,加快計量技術規範的出版。
(十)加強計量技術委員會布局建設。梳理計量技術委員會設置情況,麵向關鍵領域重大需求,加強綜合交叉學科計量技術委員會建設,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科學規劃和調整計量技術委員會布局,成立一批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及專項工作組。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一批區域性計量技術委員會,鼓勵地方計量技術規範互認。
(十一)優化計量技術委員會設置架構。梳理各專業領域計量技術需求,結合實際主動探索、先行先試,優化計量技術委員會工作機製,形成本領域分技術委員會和專項工作組設置方案。優化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組成結構,支持院士、長江學者等專業領軍人才擔任主任委員,倡導主任委員、秘書長由不同單位專家擔任,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及外資企業的專業人員加入計量技術委員會,優化設置主審委員、工作組成員、通訊成員等。
(十二)加強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建設。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強化責任意識,在工作經費、人員配備和辦公條件等方麵給予充分保障,確保秘書處工作順利開展。建立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退出”和動態調整機製,激發計量技術委員會活力。
(十三)加強計量技術規範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篩選評價機製,吸納高水平計量專家加入計量技術委員會。注重人才儲備,優化梯隊建設。加大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專項工作組組長、委員,主審人以及技術規範起草人分層級培養培訓力度,加強計量技術規範國際化專業人才培養。建設計量技術規範優秀起草人隊伍,培養專業精通、業務熟練、審查規範的主審人隊伍。鼓勵計量技術規範起草人員所在單位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和工作支持,將成果納入職稱評聘依據。
(十四)建立各級計量技術委員會協作機製。構建職責清晰、優勢互補、協調融合的計量技術委員會體係架構,促進各領域、各層級技術委員會協調發展。發揮全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在計量技術規範支撐體係中的核心及指導作用,建立各級相關計量技術委員會間溝通機製和協作網絡。
(十五)發揮計量技術委員會平台優勢。依托計量技術委員會專業平台,加強量值傳遞溯源體係研究,統籌研究製定各專業領域計量技術規範體係架構,指導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等計量科技發展。跟蹤國內外計量技術前沿,搭建計量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組織或參與計量科技學術交流活動。
(十六)加強計量技術委員會履職監測。加強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履職情況跟蹤管理,嚴格落實主任委員、秘書長和委員工作職責,提升計量技術委員會建設和管理的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開展計量技術委員會項目執行及實施效果評估,定期通報項目執行情況,強化結果運用。
四、實施要求
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計量技術規範提檔升級行動,按照《計量強基工程總體方案》的保障措施和紀律要求等,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指導,確保行動方案順利實施。
【編輯:周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