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9月5日電 (記者 孫婷婷)山東濟南立足林業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焦林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打造“泉果飄香”區域公用品牌,策劃舉辦首屆“泉果飄香”濟南特色林果嘉年華係列活動,探索“小果子”撬動“大產業”、“小果園”鏈接“大市場”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9月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該市“泉果飄香”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有關情況。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波介紹說,今年,該市發布“泉果飄香”區域公用品牌,凝聚區域內林果經營主體,增強產業競爭力,在提升林果產品附加值、促進林農果農增收的同時,壯大鄉村特色產業。
9月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該市“泉果飄香”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有關情況。孫婷婷 攝
“国产AV蜜桃网站對11個區縣的130個優質采摘園區進行整合,打造了櫻桃、甜杏、桃、葡萄等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為市民推出‘月月有鮮果、全城可采摘’的美好體驗。”楊波稱,截至目前,鮮果采摘直接收入達4.4億元(人民幣,下同)。該市還構建農文旅產業新模式,創新推出林間露營、自然研學、鮮果品鑒等十大“采摘+”特色項目,帶動采摘園區周邊綜合收入8.1億元。
促進產銷精準對接是振興鄉村產業、活躍城鄉消費的重要抓手。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先鋒介紹說,該市開設市域、縣域和第一書記助農等特產館12個,上線展銷產品669款,將更多“土特產”推向全國大市場。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6.3億元,占山東省的12.1%。
此外,聚力拓展消費新空間,濟南市精心辦好農業嘉年華、第一書記助農大集,讓城鄉居民就近“趕大集”。同時,該市發動行業協會、聯盟參與泉韻鄉居和美鄉村片區建設,通過“農文旅融合+主題體驗”,打造文化賦能、青春引流、親子樂遊等多元場景,參與人數8萬餘人次,帶動鄉村消費1300餘萬元。
近年來,濟南湧現出以平陰玫瑰、玉杏、櫻桃等特色林果為主題的鄉村旅遊熱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張明戰表示,該市明確鼓勵各區縣依托文旅資源,打造提升平陰玫瑰、張夏玉杏等特色農文旅融合產品,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打好“特色牌”,走好“特色路”。該市還開展文旅資源普查,全麵掌握具有文旅開發價值的林果品種、產業特色等信息,涵蓋長清馬山雪桃、商河李桂芬梨等30多種特色林果。
在鄉村旅遊業態打造方麵,濟南市除打造特色林果體驗地、開發鄉村旅遊產品、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外,還開發林果融合新業態,深度融合“林果+民宿”,為入住客人提供民宿周邊林果采摘等旅遊信息,讓遊客住下來,深度體驗田園生活。同時,濟南市探索“林果+文創”,鼓勵開發特色林果伴手禮、果汁釀造等旅遊商品,提升產業附加值。
眼下,商河縣一家農業合作社種植的葡萄即將進入采摘季。孫婷婷 攝
商河縣根據林果成熟時間對12個鎮街優質采摘果園進行整合,製定了全年特色林果嘉年華活動計劃,打造“多種果品、依季采摘”主題活動,讓遊客能夠享受到“月月有鮮果、全城可采摘”的美好體驗。商河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路來勇介紹說,自“泉果飄香”濟南特色林果嘉年華啟動以來,該縣今年已舉辦10場主題采摘活動,累計接待遊客10萬人次。
路來勇稱,商河縣將陸續推出“泉果飄香”特色林果嘉年華活動,以“棗呀未來村”鄉村體驗、殷巷鎮李桂芬梨采摘節、花博會等活動為契機,構建“田園綠野+煙火市集”的休閑場景,不斷推動林果和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消費提振升級。
據悉,濟南市經濟林栽培曆史悠久、種類豐富。截至2024年底,全市經濟林麵積114.3萬畝,年產量73.6萬噸。目前,該市已基本形成大櫻桃、桃、蘋果、核桃、板栗、花椒六大特色產區,累計成立林果類合作社276個,培育企業及家庭農場457家,特色林果產業影響力、產品認可度顯著提升。(完)
【編輯:惠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