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陳道明,你第一反應肯定是“老戲骨”“演技派”。《康熙王朝》裏一句“朕的江山,朕做主”,霸氣到能鎮住整個屏幕;《圍城》裏的方鴻漸,又把知識分子的擰巴和無奈演得入木三分。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在影視圈穩如泰山的大佬,年輕時還“闖過”音樂圈,唱過的那些歌,比他的角色還藏著煙火氣。
說起來,陳道明和唱歌的緣分,有點像“誤打誤撞”。1990年,35歲的他剛憑《圍城》火遍全國,走到哪兒都有人喊“方先生”。有次一個台灣朋友來北京,拉著他去KTV放鬆。本是隨便吼兩句的事兒,朋友卻盯著他說:“你這嗓子有勁兒,不錄張專輯可惜了!”換作別人,可能會笑著打哈哈,可陳道明偏不。那時候的他,身上還帶著股年輕人的衝勁,覺得“試試就試試”,真就找了錄音棚,一頭紮進去錄了張專輯——《寬恕我的愛》。現在再聽這張專輯,滿是當年的“青澀感”:歌詞直白得像街坊聊天,“你說你感到很迷惑,心中的愛不能把握”,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透著股實在勁兒;他的唱腔也沒什麽技巧,調子偶爾飄一下,像普通人唱到動情處沒繃住,可偏偏就是這份“不完美”,聽著特別真實。不過這張專輯沒火起來,甚至後來陳道明自己都調侃:“當初應該叫《寬恕我的錯》。”可他沒因為這次“失手”就躲著唱歌,反而在該唱的時候,從不含糊。1992年拍《北洋水師》,他演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劇裏的片尾曲《東方有一片海》,是他自己唱的。那段時間,他為了演好角色,翻了不少甲午海戰的史料,唱這首歌時,聲音裏沒了專輯裏的“小情小愛”,多了股沉甸甸的勁兒。“東方有一片海,海風吹來童年的夢”,明明是平緩的調子,卻讓人聽出了對曆史的歎息,連導演都說:“這歌聲裏有戲。”
再後來到1995年,滾石唱片搞了個紀念世界電影百年的專輯《愛在百年》,邀請的都是當時的大腕,陳道明也在其中。這次他唱的《不說》,又變回了溫柔的路子:“不說不說,你不要說,一個人應該學會寂寞”。四十歲的他,把成年人的克製和細膩揉進了歌聲裏,沒有刻意煽情,卻讓人想起自己藏在心裏沒說出口的話。有網友後來翻出這首歌,評論說:“原來陳道明不僅會演別人的故事,還會唱国产AV蜜桃网站的心事。”其實陳道明在音樂上從來沒追求過“專業”,可他的歌聲裏,藏著比技巧更珍貴的東西——不裝。現在很多明星唱歌,要麽修音修到聽不出本人,要麽刻意凹“深情”“酷颯”的人設,可陳道明不是。他唱得好就是好,唱得有瑕疵也不藏著,就像他做人一樣,不搞虛頭巴腦的東西。有人說,陳道明跨界唱歌是“不務正業”,可我覺得,正是這份“不務正業”,讓他更像個“活人”。不是所有人都得在自己的舒適圈裏打轉,也不是所有嚐試都得追求“成功”。他敢在最火的時候去錄一張可能沒人聽的專輯,敢在演反派的時候去唱飽含家國情懷的歌,這份“不怕錯、敢折騰”的勁兒,比多少完美的人設都動人。如今陳道明已經70歲了,很少再出現在綜藝裏,也不怎麽炒作,偶爾拍一部戲,還是那麽認真。有人問他現在的生活狀態,他說:“就是看看書、寫寫字,偶爾和朋友聊聊天。”沒有驚天動地的熱鬧,卻透著股從容。就像他當年唱過的那些歌,沒有成為爆款,卻在多年後被人翻出來時,依然能讓人感受到那份真實的溫度。
其實国产AV蜜桃网站每個人的生活,都像陳道明的“唱歌生涯”:不一定每一次嚐試都能成功,不一定每一份付出都能有回報,但隻要敢去試、敢真實,就不算白活。你有沒有在某個時刻,像陳道明一樣,不管別人怎麽說,都堅持做一件“不被看好”的事?或者你最喜歡陳道明的哪個角色、哪首歌?來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