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武凱
9月11日下午,在上海外灘大會上,自動駕駛公司地平線(09660.HK)宣布與哈囉合作推出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產品,地平線為後者提供配套硬件以及算法支持。
圖片來源:地平線
同日,哈囉首款前裝量產Robotaxi車型“HR1”(Hello Robot1)首次亮相。哈囉方麵表示,計劃在2026年實現前裝車型量產,覆蓋超10個城市、達到萬輛規模,2027年部署超5萬輛麵向全球的Robotaxi車型。
近期,大量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湧入Robotaxi領域。在地平線此次宣布布局之前,文遠知行(WRD.NASDAQ)、Momenta等多家國內公司也已相繼進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Robotaxi產業潛力巨大。根據瑞銀報告預測,到本世紀30年代後期,中國Robotaxi服務市場的潛在規模將達到1830億美元,屆時全國將有約400萬輛Robotaxi投入運營。
密集進入 各有側重
在百度之後,國內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已先後進入Robotaxi領域,不過各家公司各有側重。
地平線是國內頭部自動駕駛供應商之一,其產品主要聚焦自動駕駛芯片、算法等,是國內自動駕駛芯片出貨量最高的企業之一。此次地平線主要作為Robotaxi產品的軟硬件供應商,哈囉負責具體商業運營和落地。哈囉是國內知名出行平台之一,螞蟻集團是其主要股東之一。
根據協議,此次合作雙方將就L4 智能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及技術展開合作,包括L4級自動駕駛軟件算法、車規級域控製器及配套硬件,完成端到端的係統集成與量產驗證。該方案將作為哈囉Robotaxi車隊的核心軟硬件係統。
圖片來源:文遠知行
另一家頭部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進入Robotaxi產業較早,已在北京、深圳等國內多地落地商業化場景,是百度之後運營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在國內市場,其商業模式是與車企合作量產Robotaxi車型,投放至市場運營獲利。
上汽集團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在9月8日德國慕尼黑車展期間,首次宣布與出行服務商Uber合作投放Robotaxi。慕尼黑將作為首發城市,預計於2026年在當地正式啟動運營服務。Momenta向Uber平台提供Robotaxi,具體運營由後者負責。
在國內,Momenta 已在上海開展Robotaxi業務,首批車端無人的Robotaxi在今年年底前將進入試運營。
至此,在百度、滴滴等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之後,其他頭部自動駕駛相關公司已大多進入Robotaxi領域。
海外市場有機會?
Robotaxi在國內北京、上海、武漢、深圳等多地已開展不同規模的商業化示範性運營。但在業內人士看來,Robotaxi產業在海外市場也大有可為。
“在特定的海外市場,Robotaxi商業化服務的毛利率更高,更有機會盈利。”國內某頭部自動駕駛公司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同時,海外一些地區法規更加適宜、社會接受程度更高、當地政府也積極支持。
因此2025年各大自動駕駛相關公司在Robotaxi領域的布局,開始著重走向海外。
在8月15日,文遠知行宣布稱,東南亞地區的超級應用平台Grab(NASDAQ:GRAB)將對其進行數千萬美元的股權投資,來加速在東南亞大規模部署L4級Robotaxi及其他自動駕駛車輛,並將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車輛接入Grab的運營網絡當中。
隨後到9月1日,文遠知行首批Robotaxi GXR抵達新加坡並開始測試,這是此類自動駕駛車型首次落地東南亞,首批Robotaxi預計於2025年底開啟運營。幾乎同時,文遠知行還在比利時推出了無人小巴業務,可視作Robotaxi的延伸。
文遠知行、Momenta也都在海外市場與Uber進行了合作,目標將自己研發的Robotaxi導入到Uber平台上。如此次Momenta計劃通過Uber將Robotaxi投放到德國市場;文遠知行計劃通過Uber進入歐洲、中東市場,文遠知行甚至獲得了Uber追加的1億美元股權投資。
“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布局Robotaxi業務有多種模式——或是自己下場運營Robotaxi,或是向合作方出售技術、產品和方案。”上述從業者說道:“當下技術和政策逐漸成熟,加碼Robotaxi業務有利於企業早日實現自我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