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8a/76c66/58417.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全紅嬋成為大一新生,院長是蘇炳添

半夜三更網

夏天到了,你是不是還在為穿搭發愁,隨便亂選的衣服穿上就像

全紅嬋成為大一新生,院長是蘇炳添

  9月13日電 身經百戰、殊榮無數,但歸來隻有18歲。用這句話來形容全紅嬋再合適不過。

資料圖:全紅嬋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四年前的2021,年僅14歲的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上一鳴驚人,奪冠同時創下女子十米台曆史最高分紀錄;四年後的今天,作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三金王”的她邁入了人生新階段。

  全紅嬋2007年3月出生於廣東,數月前剛剛年滿18歲。根據暨南大學發布的入學指南,該校2025年秋季學期新生集中報到時間為9月13日。這意味著全紅嬋正式以一名2025級新生的身份,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

  早在今年2月,暨南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公示了2025年優秀運動員保送擬錄取名單通知,國際級運動健將全紅嬋擬就讀運動訓練專業。有趣的是,該專業所屬體育學院院長正是中國短跑名將蘇炳添。

  蘇炳添曾在5月接受采訪時談及全紅嬋的培養問題。他透露,針對如她這樣特別優秀的國家運動員,學院會采取另外一種培養模式,未來還會麵向高水平選手開設“二沙精英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習。

  如他所說,暨南大學與中國體育健兒淵源頗深。除蘇炳添、全紅嬋外,奧運冠軍謝思埸、陳艾森同為暨大校友,嚴海濱、吳瑞庭等名將也在此求學。在這樣的氛圍中,想必全紅嬋會度過令她難忘的大學時光。

資料圖: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上

  嶄新的生活方式,或許也將幫助全紅嬋調劑賽場帶來的壓力。相比於去年在巴黎奧運會上獨得兩金並當選世界泳聯年度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進入本賽季後,被傷病困擾的全紅嬋也不可避免地經曆著“成長的煩惱”。

  在奧運會跳水設項中,女單十米台被普遍認為是更新換代速率最快的單項。統計顯示,自1984年周繼紅奪冠以來,過去11屆奧運會該項目金牌得主的平均年齡不足18歲。這是因為對選手而言,若身形越小、體重越輕,其完成動作所消耗的力量與體能就越少。

  與四年前橫空出世時相比,長高了的全紅嬋在體形上發生了不小變化。為了適應身體發育進而重新找回動作平衡,她增加了體能和力量訓練,並反複拆解細節。

資料圖:全紅嬋在今年跳水世界杯總決賽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伴隨成長而來的還有傷病。今年5月,全國跳水冠軍賽在武漢舉行。賽前全紅嬋已隨隊抵達武漢備戰,但因舊傷複發,她最終沒能站上賽場。由於康複需要,全紅嬋也錯過了7月在新加坡進行的世界泳聯世錦賽。

  挑戰同樣來自規則變化。應用於單人項目的全新淘汰賽製成為本賽季跳水比賽的新看點,“一對一”比拚、半決賽和決賽三個階段的賽程被壓縮到兩小時左右,這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好在這些並不會令全紅嬋感到焦慮。“總得習慣,說不定以後還會遇到什麽新的變化,所以就克服困難。”今年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總決賽期間,全紅嬋曾這樣回應道,她坦然擁抱變化與挑戰。

全紅嬋社交媒體截圖

  9月初,全紅嬋更新社交媒體,分享了近期動態。看上去,她已經準備好迎接大學生活了。(完)

【編輯:付子豪】

訪客,請您發表評論:

網站分類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