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至夜間,一場雷陣雨突襲,北京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據監測,這場雷陣雨中北京的雷電活動有733次。
隨後有部分網友反映,雷雨導致自己出現了咳嗽、胸悶等過敏症狀。這是不是雷暴哮喘?這場雷雨是否導致了過敏現象?雷電和過敏之間有何關聯?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氣象專家尹炤寅、首都兒童醫學中心變態反應科主任沙莉。
9月9日晚,通州區果園,閃電劃過夜空。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現象
雷雨天不少人出現咳嗽、喘息等症狀
9日夜間的雷陣雨令小林從夢中醒來,在喘憋中再也無法躺平入睡。
“孩子正睡著,突然開始咳嗽,喘不上來氣,給生生憋醒了,隻能窩在沙發裏,躺下就上不來氣,折騰一晚上沒怎麽睡覺,到了白天也咳嗽厲害、喘氣,趕緊讓他爸爸送他去醫院。”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
陳女士的兒子小林有過敏性哮喘病史,但最近哮喘沒有發作過。夜間咳醒後,陳女士以為是孩子近期的感冒沒好,喂他吃了醫院開的感冒藥,症狀並沒有改善。直到第二天上午,聽同事們聊到北京的雷陣雨令一些過敏患者發生了“雷暴哮喘”,陳女士才驚覺兒子的反應應當是哮喘。
在網絡平台上,不少網友分享了類似的經曆。一位網友表示,孩子半夜咳嗽、喘不上氣,淩晨一點多趕到中日友好醫院就診,發現現場有很多孩子都是類似症狀。另一位網友稱,打雷落雨時出門取了個快遞,還沒回家就開始劇烈咳嗽,感覺連肺都難受,半夜兩點咳醒無法入眠。還有網友發帖稱,雷雨導致了過敏症狀,“北京雷暴,我突然咳嗽、後背癢、不敢呼吸,有支氣管炎的感覺,我有二十年鼻炎,但從來沒這樣過。”
“有非常多的孩子因雷暴天氣哮喘發作前來就診,多數以咳嗽、喘息症狀為主,少數表現胸悶、憋氣,伴隨鼻眼部過敏症狀,喘息兒童以中重度發作為主。值得關注的是,哮喘急性發作的人群中有不少兒童既往沒有哮喘病史,僅有過敏性鼻結膜炎,本次雷暴天氣致使急性重症發作,嚴重影響睡眠需要急診就診;此外,部分兒童既往曾有哮喘病史但未規律治療,也在雷雨作用下出現了哮喘加重;而門診規律治療定期複診的哮喘兒童未見有急性發作情況。”首都兒童醫學中心變態反應科主任沙莉告訴記者。
釋疑1
什麽是“雷暴哮喘”?
氣象專家尹炤寅表示,他注意到9日北京雷雨過後,有部分花粉過敏人群出現了哮喘症狀。這一現象被稱為“雷暴哮喘”,最早的記錄出現在英國伯明翰(1983年)。
記者了解到,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TA)是指在花粉濃度較高的季節裏,患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在遇到雷暴天氣後引發的哮喘急性發作,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2018年和2023年,我國榆林市和呼和浩特市分別發生過兩起受關注的雷暴哮喘事件,當時大批患者湧入急診,相關視頻在網絡上被飛快轉發。當時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宋威介紹,當日雷暴引發了聚集性發病,急診就診患者以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為主要症狀,大部分患者有過敏性鼻炎病史,但首次哮喘發病的人比較多。
釋疑2
雷暴為何會導致哮喘?
蒿屬花粉是我國北方夏秋季重要的致敏花粉之一。尹炤寅指出,大多數情況下,蒿屬花粉顆粒粒徑大,被吸入人體後很難進入下呼吸道,所以過敏症狀一般表現為打噴嚏、咳嗽。“但雷暴發生前,上升氣流可以將地表附近的花粉顆粒輸送到幾百甚至數千米的高空之中,高空中有充滿小水滴的積雨雲,花粉顆粒接觸到小水滴後會膨脹,並在滲透壓的作用下破裂,解體環境中的電壓越高,這一過程就越快。”尹炤寅表示,雷暴天氣可以說是加重花粉症的催化劑。
據氣象部門解釋,降雨將被雷電“打碎”的花粉顆粒重新帶回地麵,導致地麵的花粉濃度進一步增強。同時,較小的花粉顆粒更容易進入人體的呼吸道,過敏體質人群便會出現咳嗽、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的症狀。
簡單來說,雷暴哮喘指的是雷暴天氣令地麵過敏原高揚、碎裂,過敏原進入患者呼吸道,催生哮喘急性發作。“除花粉外,黴菌過敏患者也會在雷雨天氣出現雷暴哮喘的可能。”沙莉表示。
釋疑3
此次為何發生雷暴哮喘?
尹炤寅介紹,我國最近幾次雷暴哮喘事件基本都發生在內蒙古至河套一帶,原因是這一區域是蒿屬花粉的源地(沙蒿是防沙固沙植物),當地夏末秋初會發生和北京9日類似的強對流天氣。
近期花粉濃度高,再加上雷電活動頻繁,導致了這場雷暴哮喘。
近年來,北京花粉濃度呈整體上升趨勢,9月9日監測到的峰值花粉沉降量超過1000粒/1000mm2。根據花粉監測預報,9月9日的花粉濃度為“高至很高”(160-800粒/1000mm2)。
同時,9日下午到10日淩晨,北京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雷電監測顯示,9日15時至10日3時,北京的雷電活動共733次,其中正地閃176次、負地閃419次、雲閃138次。監測到最強的兩道閃電出現在9日20時42分、23時13分。
尹炤寅告訴記者,這個時節出現這樣強的強對流天氣比較罕見,這導致常發生在內蒙古至河套一帶的雷暴哮喘模式在北京出現。
尹炤寅表示,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京地區在9月上中旬出現強對流天氣的概率有上升趨勢。此外,全球變暖會進一步帶來增濕、雨多草密的現象,花粉量也會繼續增加。他認為,二者合並起來,北京未來出現雷暴哮喘的概率或將有增高趨勢。
釋疑4
發生雷暴哮喘怎麽辦?
沙莉介紹,雷暴哮喘的症狀是咳嗽、喘息,一些不典型的患者表現為憋氣、胸悶,此外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眼癢也是相關表現。雷暴哮喘在雷暴發生之後半小時即可出現症狀。既往有過雷暴哮喘、有花粉和/或黴菌過敏的人群為高危人群。
當患者在雷暴天氣後突然發生喘息、咳嗽、氣促或胸悶等表現時,應立即使用緩解藥物,首選吸入性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同時給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並觀察給藥後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治療後症狀改善不明顯甚至加重,或症狀減輕後很快加重,以及有致死性哮喘發作危險因素的患者,需立即就醫。可向醫生說明既往病史,幫助醫生進行鑒別。
釋疑5
如何預防雷暴哮喘?
據中國天氣網介紹,要預防、減緩過敏症狀,需要過敏患者關注天氣預報,雷雨天氣盡量關閉門窗,待在室內。一些地區的氣象部門也會發布花粉濃度預報,可時常關注。
當花粉濃度高時,過敏患者需在雨後及時洗澡和更換衣物。雷雨後即使陽光普照,過敏患者也應待在室內一段時間,因為雨水蒸發會把大量被雷電擊碎的花粉顆粒帶回到近地麵空氣中。
雨後出門時,過敏患者仍需佩戴好口罩。當戶外歸來時,過敏患者可以用鹽水或清水衝洗鼻腔及麵部。家中也可以使用空氣淨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