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 柳白】
麵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強勢競爭以及美國緊逼的關稅壓力,被視作歐洲“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風光不再,麵臨著市場萎縮、能源成本高企和貿易不確定性等一係列危機。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周五(12日)將在布魯塞爾與歐洲主要車企高管舉行最後一次危機會議,能否找到解決方案懸而未決。
“崩潰還是救贖?歐洲車企寄望歐盟施救”“歐洲新聞網”在9月8日發表的文章中寫道,盡管歐盟已出台電池產業扶持計劃,但電動車推廣依舊受製於充電設施不足和政策缺乏靈活性。當前電動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停滯在約15%,遠未形成規模化突破。車企呼籲歐盟在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驅動技術選擇和產業轉型政策上展現更多務實性。
至於來自中國的競爭,歐洲行業人士疾呼加強對華合作,而非加劇對抗。
“国产AV蜜桃网站需要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聯係,而非疏遠彼此。不與中國人合作是愚蠢的,他們手握所有王牌。”
“緊迫感絲毫未減”
歐盟工業事務專員斯特凡·塞若內數月前直言,歐洲汽車產業正處於“致命危險”之中。銷售疲軟、能源價格高企、全球競爭加劇,以及政策和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將這一產業拖入愈演愈烈的危機。
塞若內曾警告,“存在一種風險,那就是未來全球汽車產業版圖可能不會再把歐洲列入重心。”
為應對目前最緊迫的挑戰,馮德萊恩將主持此次為期約三小時的會議。這是歐盟今年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類似磋商,屬於委員會所稱的“汽車產業未來戰略對話”框架內的行動之一。
但業界普遍懷疑,短短數小時能否改變行業的整體頹勢。
2025 IAA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梅賽德斯·奔馳發布電動汽車 視覺中國
去年春季,歐盟推出了一項工業行動計劃,其中包括為電池生產商提供資金支持,最引人注目的是通過18億歐元的“電池助推器”計劃,以及在“歐洲地平線”計劃下額外劃撥10億歐元用於電池研發。
但這些舉措未能改變行業整體低迷的前景。
“緊迫感絲毫未減,”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西格麗德·德弗裏斯(Sigrid de Vries)對“歐洲新聞網”表示,“国产AV蜜桃网站需要更多行動。”
近期,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主席奧拉·凱勒紐斯(Ola Källenius)與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CLEPA)主席馬蒂亞斯·津克(Matthias Zink)向馮德萊恩發去聯名信,表達了車企們尤其對行業轉型缺乏切實可行的政策計劃的不滿。
他們在信中寫道,歐洲的轉型計劃“必須跳出理想主義,正視當前的工業與地緣政治現實”。
行業代表們認為,要讓歐洲足夠多的消費者和企業主動選擇轉向電動汽車,就需要降低充電能源成本、增加購車補貼與稅收減免,尤其要更均衡地布局充電基礎設施。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陷入停滯
目前,歐洲電池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停滯在15%左右。對於這項被視為未來關鍵的技術而言,這樣的份額遠不足以實現突破。
許多歐洲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持觀望態度,原因是歐洲的充電站數量仍嚴重不足,且75%的充電站僅分布在三個國家:荷蘭、法國和德國。
目前,整個歐盟範圍內僅約有88萬個公共充電樁。
但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估算,到5年後的2030年,歐洲將需要880萬個充電樁。
也就是說,若要實現這一目標,每年需安裝150萬個充電樁,這幾乎是當前增長速度的10倍。
考慮到未來可能麵臨更多經濟與法律層麵的困境,汽車行業希望歐盟重新審視當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
“在如今的形勢下,要實現2030年和2035年嚴格的轎車與貨車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已不再可行,”凱勒紐斯和津克在致馮德萊恩的信中如此表示。
相反,他們要求在傳動係統技術方麵保持靈活性與務實態度,將其作為挽救深陷困境的汽車行業的關鍵舉措。
畢竟,“你不能強迫人們購買某一種特定類型的汽車。”西格麗德·德弗裏斯說。
多年來,為響應政策製定者的核心訴求,實現零排放汽車生產,電動化一直是全球汽車行業采取的關鍵戰略。
此類汽車的互聯性也日益增強,能夠與其他車輛及道路基礎設施交換信息,逐漸成為高性能的“車輪上的計算機”,對芯片和軟件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因此,電池和科技領域的新企業紛紛進入汽車市場,並超越了傳統車企。
英國老牌車企“摩根”推出的跑車
而在電動汽車創新方麵,大多數歐洲企業仍落後於亞洲競爭對手。2024 年,全球十大電動汽車中,僅大眾 ID.3一款車來自歐洲。
報道認為,對歐洲汽車行業來說,當前關乎的絕非小事,而是整個行業的生存。該行業被廣泛視為歐洲經濟的工業支柱,支撐著超1300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占歐盟總就業人數的6%以上,為歐盟GDP貢獻約1萬億歐元。
在德國、瑞典以及部分東歐國家,汽車行業占製造業就業人數的比例超過10%。
因此,當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去年僅汽車行業就流失5萬個崗位時,其衝擊波影響了歐洲各地。
德國擁有一些曆史上最知名的汽車品牌,可這不足以成為他們生存下去的保障。
看看英國便知:其汽車業曾占據主導地位,但如今僅剩下一個100%英國血統的品牌“摩根”(Morgan),該品牌專注於手工打造跑車。
“每一個流失的崗位、每一座關閉的工廠,都將一去不複返,”德國汽車研究中心(CAR)主任、經濟學家費迪南德・杜登霍夫說,“因此,如果汽車行業陷入困境並走向衰退,未來數年歐洲的整體經濟前景可能會遭受毀滅性打擊。”
“不與中國合作,愚蠢”
中國憑借對全球電池生產的近乎主導地位以及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已崛起為電動汽車製造中心,中國汽車的競爭力也日益增強。
此外,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德國外貿與投資署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銷量超3200萬輛,其中半數為電動汽車。與之相比,同期歐盟汽車銷量為1100萬輛,美國為1500萬輛。
本周在慕尼黑舉辦的全球最大汽車行業展會慕尼黑國際汽車展上,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增長了40%,達到曆史最高水平。
8月30日,第二十八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展出,圖為小米SU7 Ultra 視覺中國
德媒指出,盡管中國品牌在德國的增長幅度不大,但也翻了一番。而如果放眼整個歐洲,中國品牌的份額已經大幅提升。根據市場觀察機構Jato Dynamics的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超過5%,該數據也包含了由於在德國新注冊量不足而未被德國汽車製造商協會(KBA)單獨列出的品牌。
汽車信息平台Inovev總結認為,今年的慕尼黑車展將是“德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奪霸主地位的爭鬥”。
意大利前總理、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此前在《歐盟競爭力報告》中指出,中國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加之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使得歐洲汽車業麵臨巨大壓力,必須快速適應新環境,並提升工業韌性以應對中國的競爭。
競爭之外,更多專家主張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国产AV蜜桃网站需要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聯係,而非疏遠彼此。不與中國人合作是愚蠢的,他們手握所有王牌。”杜登霍夫說。
“為此国产AV蜜桃网站需要政治支持。‘抨擊中國’並非国产AV蜜桃网站所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指出,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廣受歡迎,靠的是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形成的科技創新和過硬品質,絕不是靠補貼來支撐保護。同時,中國全麵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始終向全球汽車企業敞開大門,各國車企充分享受中國大市場的紅利。
林劍強調,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保護主義絕不可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有違國際經貿規則。隻有秉持互利合作,才能做大蛋糕,隻有跨越零和博弈,才能帶來共贏。希望有關方麵認真傾聽業界理性聲音,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停止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安全化、意識形態化,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本文係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