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劇《歸隊》越來越好看了。這部劇從開播到現在,才不到8天的時間,不僅感動了許多觀眾,也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特別是劇中還原了戰爭年代的艱苦及抗聯戰士們的艱辛著實令人敬佩。 劇中抗聯小隊的戰士們,如老山東、湯德遠、田小貴、蘭花兒、高雲虎及福慶等,他們雖非赫赫有名的將領,但在鬼子麵前卻始終堅守著一種難以動搖的堅定和信念,充分展現了抗聯戰士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精神底色。 從劇中不難發現,該劇采用的是多線敘事的方式,將六人分四條支線並行推進,就拿老山東這條線來說,他作為小隊中的靈魂人物帶著田小貴翻雪山、挖野菜求生,刻鬆樹記號尋找戰友等舉動,他們所麵對的艱苦環境讓人為之敬佩。
在《歸隊》中,田小貴原本是東北鬆林鎮大地主田家的獨子,家境富裕,生活無憂。因日軍侵華,他毅然加入東北抗聯小隊,與戰友約定“八棵鬆刻號歸隊”。他與排長老山東在雪原中逃亡,餓到啃樹皮、挖野菜,目睹了戰友犧牲,也讓他感受到生存的艱難和日軍的殘暴。 為貼近角色,飾演田小貴的演員陳靖可打破了以往都市精英的形象,不僅膚色黝黑,而且牙齒微黃,頭發也是有些淩亂,再配上破舊布滿塵土的服裝,還原了戰爭年代的艱苦。因為形象上的逼真,以至於許多觀眾都不敢認,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陳靖可曾飾演的斯文敗類的總裁令人印象深刻,此番飾演的新角色與之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劇中陳靖可的用心演繹,讓不少觀眾很有代入感,光是他的外形就完全看不到以往總裁角色的影子,抗聯戰士妝造細節拉滿,絲毫沒有偶像包袱,把戰火中田小貴身上的熱血與堅韌演活了,也讓熒屏外的觀眾很好地代入並感受那個年代抗聯戰士在那種艱苦環境下依然那麽的勇敢。 而且他的眼神戲及台詞表達同樣很有力量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雖然有時候餓得快走不動了,眼神中透露出空洞,那種無力感令人心疼,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反而變得更加堅定,因為他堅信“小鬼子不走,咱這日子就沒奔頭”、“隻要抗聯的心不死,鬼子早晚被趕跑”,展現出了平民英雄的家國擔當。
從觀眾的反饋來看,不少觀眾表示初次觀看時完全沒有認出是陳靖可,需要通過聲音或查看演員表才確認身份。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他是1997年出生的,完全看不出28歲的樣子,整個妝容好有“糙感”,在雪地摸爬滾打、麵容髒汙的鏡頭毫無保留,向觀眾展現出了“沉浸式演技”。 提起陳靖可,年輕觀眾應該認識他,從2018年8月官宣出道至今,其表演經驗已經有8年多的時間,雖然其主演的作品並不多,但曾在《黑土無言》《在暴雪時分》《煙火人家》等多部作品刻畫的角色俘獲了不少女觀眾的心,並憑借帥氣的外形與細膩的表演,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尤其是在都市劇《在暴雪時分》中,他刻畫的男二號江楊備受好評,劇中的江楊性格沉穩圓滑,外號“老狐狸”,習慣照顧他人,責任感很強。對師弟妹們既嚴厲又寵溺,平日裏看似遊戲人間,實際上卻看透了一切,隻是他不說破罷了,處事往往隨遇而安。 隨著該劇的播出,陳靖可塑造的江楊也得到了眾多觀眾的認可,他在表演方麵的實力也開始被外界真正看見。之後他陸續給觀眾帶來了《黃雀》《我在頂峰等你》及正在熱播的《歸隊》,此番他通過硬漢角色打破了“資源咖”“偶像派”的質疑,也證明了自己在演戲方麵的可塑性。
其實不少年輕演員不太敢挑戰主旋律題材,一方麵在形象上與都市劇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的完全顛覆以往的形象,就像這次陳靖可一樣,很多年輕人放不下自己的偶像包袱。另一方麵演得不好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吐槽,因為主旋律作品偏向嚴肅性和嚴謹性,一旦演員演技不到位,很容易為作品帶來很大的影響。 但陳靖可卻主動挑戰這一類型的作品,其勇氣值得點讚,也被媒體評價為“清醒的冒險”。劇中的陳靖可,為了演活抗聯戰士田小貴,他徹底扔了偶像包袱摸爬滾打,不論是外形還是實際表現,或者是眼神戲等方麵,他都拿捏得很到位,妥妥的“劇拋臉”。
對此,您覺得陳靖可在《歸隊》中塑造的田小貴怎麽樣呢?歡迎到評論區談談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