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開職代會,光收集紙質提案就要跑遍全縣8個站所,如今職工在手機上一點,AI自動分類,48小時內就能看到處理進度的可視化圖表。”日前,在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平縣供電分公司(以下簡稱安平供電公司),工會負責人向記者展示著手機上的“職工訴求直通車”係統。這個看似簡單的界麵,正是安平供電公司聚焦全公司職工參與、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民主管理創新的具體體現。
作為擁有326名職工的安平供電公司,下設12個業務部門和8個基層站所,職工分散全縣各地。傳統的職代會模式麵臨周期長、覆蓋麵窄、互動性差等痛點。“特別是占職工總數13%的年輕職工群體,經調查,他們更習慣於數字化的參與方式。”安平供電公司工會主席張鵬指出,“與此同時,公司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老職工,他們的專業知識如何有效地融入民主決策過程,成為另一個待解難題。”
麵對雙重挑戰,安平供電公司探索建立“互聯網+”民主管理機製,構建“二三四”數據賦能體係提升公司民主管理質效。
兩個平台打通民主“最後一公裏”。安平供電公司開發“職工訴求直通車係統”和“雲職代會管理係統”。前者搭載智能語義分析功能,設置薪酬福利、安全生產等模塊,支持文字、語音、視頻多種提案方式,係統引入AI智能應答,常見問題自動回複,複雜問題48小時內生成處理進度圖。後者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職工代表身份認證、提案提交、審議表決全流程上鏈,確保民主程序可追溯、不可篡改。
三項製度保障全員參與。數字履職積分製將職工線上參與度與職稱評審、先進評選掛鉤;數據安全防護製實現民主管理數據零泄露;人才梯隊培養製通過編製操作手冊、開展專項培訓,確保全員平等參與。同時,公司針對45歲以上職工開設的“數字掃盲專班”和青年職工結對輔導模式,讓老職工數字工具使用率達到89%。
四項機製實現閉環管理。安平供電公司工會通過AI算法分析曆史數據智能推薦職代會議題;開發虛擬現實協商係統支持遠程決策;建立穿透式跟蹤模塊監督提案執行;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量化評估。特別設立的“銀發專家工作室”,讓老職工的專業經驗通過數字化方式賦能民主決策。
受益於安平供電公司的民主管理改革,58歲的運維師傅王建潮,曾經對智能手機操作一籌莫展。在青年員工的幫助下,他不僅學會了使用直通車係統,還通過視頻方式提交了關於設備巡檢的優化方案。“沒想到我的建議三天就得到了回複,還被作為全公司設備巡檢優質方案采納了!”
據了解,項目實施以來,安平供電公司職工提案數量顯著提升,提案處理周期大幅縮短,重大決策職工知曉率保持100%,職工滿意度達到滿分。供電服務規範率提升至99.73%,民主管理真正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技術創新必須與製度創新深度融合。”張鵬表示,民主管理就是要確保全員平等參與,如今的民主改革既滿足了年輕群體對數字化方式的偏好,又讓老職工的經驗智慧通過新載體發光發熱,實現了知識傳承與管理創新的雙贏。
國網安平供電公司職工正在雲職代會管理係統上提交職工提案。
(河北工人報記者李昊男 通訊員尚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