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期財報季已至尾聲,當行業在AI浪潮的席卷下持續演進,頭部科技企業的中期財報就成為了觀察行業趨勢的關鍵窗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發現,同樣在港股上市的騰訊、阿裏巴巴、百度、快手四家企業今年第二季度合計砍下了4887.66億元營業收入,而這四家企業在AI相關領域的支出則達到831.41億元,占到營業收入的17%。AI已經深度影響了這四家企業的戰略版圖和增長曲線。
四家企業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對比。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羅亦丹根據Wind製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麵對AI技術,四家企業執行了不同的“戰術”:二季度騰訊高管對AI投入的表述變得相對克製,更多強調AI融合已有業務進展進行賦能,同時在原有生態裏尋找AI超級應用“出路”;阿裏巴巴坐擁阿裏雲AI基礎設施服務商,手握通義千問開源模型家族,在AI領域保持高投入的同時阿裏雲也收獲了高回報,AI業務的影響力逐漸超越了傳統電商業務;百度則一邊收獲著AI新業務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的喜悅,一邊經受著從傳統搜索到AI搜索轉型的業績承壓“陣痛”;快手的視頻生成模型可靈“後發先至”,比一眾大語言模型更早在國內跑通付費模式,其AI原生應用已經開啟了商業化步伐。
四家企業2025年第二季度AI相關領域支出對比。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製圖
AI業務均表現亮眼 對整體業務影響“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25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四家科技巨頭在財務數據表現和AI戰略投入方麵表現迥異。其中,騰訊、阿裏巴巴、快手實現了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的穩步“雙增”,百度則對比鮮明,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三成,是四家企業中增長最快的,但其營業收入是唯一一個同比下滑的,顯示百度在“轉型期”麵臨的“陣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AI戰略轉型對百度和阿裏巴巴的業務均呈現了“雙刃劍”效應。
今年二季度,受AI驅動,百度涵蓋智能雲在內的AI新業務收入增長強勁,首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34%。同時,百度對AI的戰略轉型也讓自己的核心業務搜索引擎“改頭換麵”——其6月的月活用戶數達7.35億,同比增長5%。百度搜索業務(MEG)負責人羅戎在財報會上稱,AI內容顯著增強了用戶搜索體驗,“百度是全球用AI改變搜索最激進的公司,国产AV蜜桃网站可能是唯一一家用AI答案完全取代傳統鏈接的公司。”
但轉型後,AI搜索也擠占了百度搜索引擎廣告業務原本的利潤空間,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線上廣告收入162億元,同比下滑15%,占百度核心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71.95%降至61.7%。
百度2025年第二季度財務摘要。 數據來源:百度財報
同樣是側重AI發展,根據阿裏巴巴今年二季度提供的財務細分數據,阿裏雲確實增長亮眼,其收入同比增長26%,增速創三年新高,超越資本市場預期。不過,相對應的是,阿裏巴巴中國電商集團板塊的收入經EBITA調整後同比下滑21%。
阿裏巴巴2025年中期細分財務數據(經EBITA調整)。 數據來源:阿裏巴巴財報
但阿裏巴巴的AI能力也輻射到了其他領域,開始逐漸“反哺”其他業務。8月29日晚間,阿裏巴巴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阿裏雲外部商業化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其中AI收入已經占外部商業化收入超20%。該季度,阿裏雲營收增長26%至333.98億元。公司表示,增長得益於AI應用加速發展、客戶接受度提高,同時AI應用帶動計算和存儲產品需求增長。
騰訊則顯得“穩紮穩打”,其廣告與遊戲收入因AI優化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時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555億元,企業服務收入增速較近幾個季度有所加快,騰訊對此認為“得益於企業客戶對AI相關服務的需求增加,包括GPU租賃和API token使用,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
騰訊2024年一季度以來業務收入數據統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製圖
騰訊還更加注重生態整合,將AI能力“化整為零”用在了各項業務裏,如深度融入微信、視頻號等超級應用,在廣告業務上利用AI改進廣告基礎模型,推廣生成式AI製作素材工具,通過AI工具製作遊戲內容提升效率,采用AI驅動營銷工具提升玩家參與度等。 騰訊希望,在AI為現有業務“輸血”基礎上,試圖從原有生態中培養出新的AI應用入口。
大廠從AI中取得的業務回報模式也出現了分野。由於視頻生成模型比大語言模型率先在國內跑通付費模式,快手AI原生應用可靈已經開啟了商業化步伐。
快手將可靈AI收入算入“其他服務”收入中,今年二季度,可靈AI營業收入超過2.5億元,包含可靈在內的其他服務收入達52億元,同比增加25.9%。快手的AI增益在廣告業務中也有所體現,其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增速在持續下降四個季度後重新回到上升趨勢,收入達198億元,同比增長12.8%。
快手2024年一季度以來業務收入數據統計。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製圖
可以發現,四家公司的AI業務均表現不俗,而AI戰略對其業務的影響可謂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雖然四家公司分別以搜索、電商、社交、視頻工具起家,但AI已經成為了它們共同的新增長極。
遠期與近期的平衡:大舉投入AI,還是“更聰明”花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擺在AI“大廠”的一個共性難題是:如何平衡好遠期AI技術投入和近期業務變現之間的關係。
百度新任CFO何海建則在財報電話會上稱,在過去的幾個季度裏,百度加大了AI投資力度,但由於AI搜索的商業化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尚未擴大規模,預計百度的收入和利潤率在短期內麵臨相當大的壓力,第三季度將特別具有挑戰性。“盡管国产AV蜜桃网站仍致力於人工智能的長期投資,但国产AV蜜桃网站將非常謹慎地管理節奏,以避免未來利潤率波動的惡化。”
家底更厚實的阿裏巴巴則顯得“財大氣粗”,阿裏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早在今年2月就明確表示,未來三年阿裏巴巴在AI和雲計算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今年二季度,阿裏雲在AI+雲的Capex(資本支出)投資達386億元,創曆史新高。“麵向未來,国产AV蜜桃网站將圍繞大消費和AI+雲兩大戰略重心繼續堅定投入,把握曆史機遇,實現長期增長。”吳泳銘表示。這一巨量投入也換來了阿裏AI相關收入連續八個季度的三位數增長。
騰訊則透露出想要“把錢花在刀刃上”的信息。在2024年四季度,騰訊加大GPU采購力度,資本開支一度同比增長386%至365.8億元。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該季度財報會上表示,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預期占收入低兩位數百分比。
而大約半年後到了2025年二季度,騰訊關於AI投入的表述顯得相對克製起來,即使強調“沒有改變全年資本支出目標”。“就目前的AI支出而言,騰訊已經花了相當一部分的資金,也還在增加支出。與此同時,騰訊需要以更聰明的方式花錢,而不是all in,或花錢買很多芯片、雇傭人才、做營銷推廣。”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上如此表示,騰訊擁有足夠的芯片訓練和升級現有模型,也有很多用於推理芯片的選擇,並且在大量升級軟件以提高推理效率。
劉熾平表示,當談到資本支出對集團利潤率影響時,AI相關折舊成本會明顯升高,但騰訊也持續從AI中獲利。“兩者未必能完全匹配,但移動方向是一致的。”
據財報數據統計,近三個季度以來,騰訊資本支出環比有所下降,分別約為365.8億元、274.8億元、191.1億元。
快手方麵,快手CFO金秉在今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基於業務發展需要,快手在年中追加了可靈AI在推理算力方麵的投入,“預計可靈AI相關的2025年Capex(資本支出)上的投入較年初預算也實現了翻倍”。但他也表示,預計在AI技術人才吸引和保留上的投入開支變化不大。
大廠們相信AI回報業務的前景,相信AI相關投入對企業利潤率的影響可控。金秉表示,可靈AI已經在推理算力層麵實現了毛利率轉正,預計集團AI整體投入對全年利潤率的影響依然在1%-2%之間。“從中長期來看,可靈的單位訓練成本和推理成本曲線仍有進一步節降的空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韋英姿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