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百萬職工“權益升級”繪就勞動關係和諧圖景(主題)
本報記者 張翀 本報通訊員 吳海彪 周世瑋
當武漢快遞員王師傅拿到每月5000元的保底工資,當監利玻鋁廠農民工因“技能津貼”多掙1500元,當宜昌網約車司機不再為停車發愁……
這些湖北各地職工的獲得感,串聯起湖北省總工會15年行業集體協商的實踐軌跡。從2011年武漢開創“餐飲行業協商樣本”,到如今全省150場協商會議、358份集體合同覆蓋6720家企業、惠及107.8萬職工,成績單的背後,是工會組織破解“權益保障難、行業發展堵、職工企業共贏難”的係統性探索。
從“單點示範”到“全域織網”
2011年武漢餐飲行業的“破冰”,曾麵臨“企業不理解、職工不敢說”的困境。彼時,湖北省總工會以“武漢樣本”為起點,通過三重路徑推動協商從“點上開花”到“全域結果”。
以專項行動破除“行業壁壘”。針對傳統服務業之外的“空白地帶”,湖北省總聯合省協調勞動關係三方開展集體協商“要約行動”,重點攻堅製造業、建築業及快遞、網約車等新業態。武漢市總工會兩度推動快遞行業協商,不僅覆蓋8大品牌4.6萬名快遞員,更推出5000元/月最低工資標準。為此,工會提前3個月深入蹲點,收集快遞員核心訴求並轉化為協商議題,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從“權益無依”變為“保障有靠”。
以地方特色破解“地域差異”。湖北17個市州產業特點迥異,工會引導各地結合實際找突破口。荊州家政行業聚焦1.5萬名靈活就業者“工資沒譜、保障缺失”的問題,2021年通過協商明確1815元/月最低工資、“雙險”保障等5項成果;襄陽樊城區則針對家政從業者“流動性強、技能定價難”,耗時11個月開展7輪協商,將月嫂最低工資提至6000元/月,確立“技能越高、時薪越高”的定價機製。
以細分領域填補“覆蓋盲區”。從武漢民營醫療行業連續9年守護4000名護士權益,到礄口區“1+3”集體合同精準破解醫護關切;從洪湖石化裝備行業覆蓋31家企業4278名職工,到監利玻鋁行業聚焦63家小微企業3000餘名農民工,湖北工會的探索始終圍繞“職工在哪裏,協商就跟進到哪裏”。
如今,湖北開展行業集體協商的類別達38個,117個縣市區實現“協商無空白”。
從“保基本”到“促共贏”
湖北行業集體協商,從聚焦“工資保底、工時合規”等基礎權益,已延伸至“技能提升、能級工資、產業協同”等高階領域。
武漢建築業的實踐頗具代表性。作為年產值過萬億元的支柱產業,2023年行業協商不僅確立2507元/月最低工資標準,更首創包含12類核心工種的《行業最低日工資參考標準》。此外,工會將“技能培訓”寫入合同,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等為60餘萬職工搭建學習平台。
宜昌導遊業的轉型則破解了行業“頑疾”。2016年之前,“零底薪”等讓3808名導遊陷入“靠購物提成生存”的困境。宜昌市總工會主導簽訂全國首個導遊行業集體合同,首創“基本工資+帶團補助+社保”保障模式,扭轉了當地旅遊業的行業生態。2025年,協商覆蓋擴大至4171名導遊,新合同更細化到研學導遊200元/天補貼。這種協商機製,不僅讓導遊安心執業,也推動了宜昌旅遊從“低價競爭”轉向“品質服務”。
在直播行業,湖北工會也找到了協商的“切入點”。襄陽市穀城縣1萬餘家直播主體、5萬名從業者曾因“算法不透明”麵臨收入不穩定等問題。該縣總工會組織主播、企業代表共同協商,明確“保底+階梯提成”的薪酬結構。最終,主播平均收入增長10%以上,行業投訴率下降60%,2024年當地直播電商交易額突破10億元。
從“穩關係”到“強引擎”
在湖北,行業集體協商在“化解勞資矛盾”的同時,也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動力”。
宜都化工產業的“能級工資”改革是典型。作為年產值400億元的支柱產業,2023年行業協商將“能級工資”專章寫入集體合同,建立覆蓋技能等級、職稱、學曆、創新成果的差異化薪酬體係——首席技師津貼提至1500元/月,有專利的技術工人能拿創新獎金。這一設計讓1600餘名興發集團職工“憑技能漲工資”,不僅激發了創新熱情,更讓當地化工產業有了穩定的技能人才隊伍。
洪湖石化裝備行業的“六位一體”模式則構建了“和諧產業生態圈”。當地工會針對31家企業4278名職工的需求,將“工資與利潤掛鉤”、焊工3600元/月最低工資、30萬元以上意外險、創新獎、免費食宿等6項保障寫入合同。這種“全方位保障”不僅讓職工安心工作,更讓企業留住了人才。
監利玻鋁行業的協商實踐則為鄉村振興注入“工人力量”。針對63家小微企業3000餘名農民工“技能低、收入少、歸屬感弱”的問題,當地工會通過協商設定擠壓機手4200元/月、噴塗槍手6500元/月的最低工資,還首創能級激勵製度。結果是,農民工技能水平顯著提升,月收入平均增加800元以上,小微企業凝聚力增強。
湖北工會15年的行業集體協商實踐,始終圍繞“職工需求”與“發展大局”兩個核心,107.8萬名職工的權益升級,6720家企業的協同發展,勾勒出和諧勞動關係的“湖北圖景”。
湖北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行業集體協商,拓展覆蓋廣度、挖掘協商深度,打造更多湖北特色、全國影響的工作品牌,讓更多職工通過協商共享發展成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匯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