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娱乐圈再度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青年演员于朦胧离世,网传原因直指“抑郁症”。 但很快,细心的网友发现,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与当年乔任梁的情况类似,每当有明星非自然死亡,“抑郁症”总成为第一个被推上前台的理由。 但这一次,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让人不得不怀疑:抑郁症,是不是又成了掩盖真相的“万能挡箭牌?”
根据目前网络流传的信息,于朦胧事件中存在几个极不寻常的细节:他手中握有名表 有爆料称,事发时他手中仍握着一块价值不菲的名表。 一个决心离开的人,是否还会紧握奢侈品?休息室门被反锁 门是从内部反锁的,这通常指向一个封闭的现场。 但越是“完美”,越令人起疑。窗户有被扣开的痕迹 这一点最为关键——如果是从内反锁,窗户为何有外力介入的痕迹? 这直接指向现场可能存在第二人。
从张国荣到乔任梁,从崔雪莉到具荷拉,“抑郁症”三个字逐渐成为明星非正常离世的标准注解。 我们不能否认抑郁症的真实性与严重性,但当它一次次成为“最终解释”时,我们是否也失去了追问真相的勇气?尤其在于朦胧这样年轻、帅气、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演员身上,单纯用“抑郁”解释,确实难以服众。
我们无意消费逝者,也绝非忽视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质疑的,是那种每当有明星离世就机械套用“抑郁”标签、阻止进一步追问的做法。人命关天,真相值得被彻查。 如果他真的受抑郁困扰,更应引起我们对行业压力、心理健康的重视; 如果背后另有隐情,那么隐瞒,就是对逝者和公众的双重不负责。
我们呼吁:家属、公司或有关部门能尽快给出清晰、详细的情况说明;如有疑点,应由警方介入调查,排除他杀可能;媒体应停止猜测性报道,尊重事实,也尊重逝者。这不是吃瓜,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于朦胧的离开,无论原因为何,都是一个悲剧。 但我们不能因悲伤而停止思考,因惋惜而放弃追问。抑郁症不该成为所有意外的终点解释,更不该成为掩盖真相的便利标签。 只有光明正大地面对疑点、实事求是地公布结果,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希望这一次,我们等来的是真相,而不是又一个“娱乐圈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