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公布。《行動方案》旨在發揮新型儲能支撐建設新型能源體係和新型電力係統作用,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擴大內需,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提出,2027年,新型儲能基本實現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技術創新水平和裝備製造能力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製、商業模式、標準體係基本成熟健全,適應新型電力係統穩定運行的多元儲能體係初步建成;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
“'雙碳'目標引領下,新能源快速發展,係統調峰、電力保供壓力不斷增大,作為重要的靈活性調節資源,新型儲能成為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客觀需要。”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誌表示,新的形勢下,為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亟需進一步明確新型儲能應用拓展、創新融合及市場機製等方麵舉措要求。
該有關負責同誌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7376萬千瓦。在考慮與“十五五”能源規劃有效銜接的前提下,《行動方案》統籌新能源消納、電力保供需求和各類調節性資源規劃建設情況,研究提出2025-2027年新型儲能發展目標,預計三年內全國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
《行動方案》圍繞促進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拓展、推動新型儲能利用水平提升、引領新型儲能創新融合、加強新型儲能標準體係建設、加快新型儲能市場機製完善等五方麵,提出了21項具體舉措。
在促進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拓展方麵,《行動方案》明確,推進電源側儲能應用,推動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規劃建設新型儲能;拓展電網側儲能應用,推動在負荷密集接入、大規模新能源匯集、大容量直流饋入等關鍵電網節點,開展獨立儲能電站建設。同時,創新多場景應用模式,培育試點應用場景,依托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創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為引領新型儲能創新融合,《行動方案》提出,大力推動技術創新,依托國家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能源局研發創新平台、新型儲能領域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等,支持開展新型儲能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裝備研製和示範驗證,促進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探索多技術混合式新型儲能、長時儲能等應用,並積極儲備一批前沿新型儲能技術。
“下一步,国产AV蜜桃网站將指導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堅持規劃引領,科學測算本地區調節能力需求,統籌明確新型儲能和其他調節資源發展規模和布局,協同相關主管部門、各類電力企業等形成工作合力,認真抓好落實。”上述有關負責同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