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煙棒棒糖 朱洪園/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
新學期開學後,一款香煙造型的棒棒糖悄然在小學生群體中流行,不少小學生爭相購買。“這棒棒糖做得跟香煙一樣,不是在誘導孩子吸煙嗎?”一位學生家長如此質疑。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訪河北省廊坊、滄州、保定等地多所小學,發現不少學校附近的超市在公開售賣這款香煙造型棒棒糖。
走訪中,河北一位小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這款棒棒糖的外形和吸食動作與真實吸煙高度相似,容易讓好奇心強的兒童和青少年對吸煙行為產生興趣並加以模仿。
“仿煙棒棒糖將吸煙這個有害行為與吃糖這種愉快體驗聯係起來,淡化了吸煙的危害性,削弱了兒童和青少年的警惕心理。”一位小學老師呼籲有關部門,對這款棒棒糖的生產和銷售進行嚴查。
仿煙棒棒糖在小學周邊公開售賣
9月9日上午,河北省任丘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王麗華(化名)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講述,9月8日傍晚接兒子放學時,她發現兒子走出校門時嘴裏叼著一根“煙”。
她一把奪了過來,兒子卻笑著解釋,這其實是根棒棒糖。兒子告訴她這是同學送的,這款棒棒糖在他們同學之間很流行。
王麗華發現,不僅自己的孩子,其他小學生也在嘴裏叼著這種棒棒糖,有的還模仿成年人吸煙的動作。追問之下,孩子告知這款棒棒糖在學校周邊小超市就有售賣。
當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任丘市實驗小學附近,在學校北側一家距離校門口約幾十米的超市裏,記者看到超市櫃台上擺放著這款棒棒糖。
超市老板稱,這款棒棒糖是最近開始流行的,基本是附近小學生在買,成年人很少購買。
小學周邊的超市正在售賣仿煙棒棒糖。 朱洪園/攝
隨後,記者在任丘市區走訪了4所小學附近的5家超市,發現有3家正在售賣這款棒棒糖,這些超市距離學校都在幾十米左右。
在保定市高新區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附近的便利店裏,記者同樣看到了這款棒棒糖。店主說,前幾天一個業務員來店裏推銷,說這款棒棒糖最近在小學生中很流行,他就進了一批貨。
仿煙棒棒糖的包裝盒 朱洪園/攝
這款棒棒糖售價一元一盒,內裝兩根。記者購買了一盒,發現棒棒糖的包裝盒類似煙盒,產品名稱為香煙造型棒棒糖。盒麵上印有一隻夾著香煙的手的圖案,圖片上方寫著“是糖不是煙”,還寫有“溫馨提示:不燃健康隻品甜味”的字樣。
打開包裝後可見,這是一款高度模仿卷煙的糖果製品,棒體被做成香煙造型,還設計了“過濾嘴”,底部做成了“香煙”點燃後的樣子。
打上“趣味搞怪休閑零食”標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仿煙棒棒糖也在互聯網電商平台上公開售賣。目前在售的產品品牌不一,也有無品牌、無商標的產品。抖音電商平台上一款產品已售出5.7萬多單,淘寶上兩款產品的銷量均超10萬單。商家介紹時多標注“學生趣味搞怪休閑零食”“趣味校園整蠱糖果”等標簽。
近期,不少家長在網上反映孩子購買了這種棒棒糖。甘肅一位小學生家長說,孩子買了仿煙棒棒糖後,竟試著拿打火機點燃,模仿大人吸煙動作。福建一位小學生家長則表示,學校中有女生嚐試仿煙棒棒糖。她已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地家長、學校提示警惕這款仿煙棒棒糖。
9月4日,山東莘縣教育和體育局發布的《堅決抵製“香煙糖”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王奉鎮店子小學開展專項警示教育活動》一文顯示,這種造型酷似香煙的棒棒糖,外觀設計帶有明顯的誘導吸煙傾向,極易對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誤導和不良影響。
針對這一現象,王奉鎮店子小學各班級第一時間組織召開主題班會。班主任通過圖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學生詳細講解了此類“香煙糖”的潛在危害:它不僅模仿香煙外觀,容易模糊孩子對煙草危害的認知,更可能誘發好奇心,成為吸煙行為的“啟蒙物”。老師們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商品營銷手段,學會辨別和抵製不良商品,培養健康的消費習慣。
放學時段,學校負責人集合全校學生,指出此類產品的危害性,告誡同學們堅決抵製不良誘惑,明確要求全校學生做到不購買、不食用、不攜帶此類棒棒糖。
同時,學校通過家校聯係群,及時向全體家長說明此類產品危害性,呼籲家長關注孩子消費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高辨別能力,堅決不給孩子購買此類不良商品,共同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環境。
仿煙棒棒糖仍在售賣,保護兒童需多方合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訪發現,在小學周邊售賣的仿煙棒棒糖,生產廠家基本來自石家莊市槁城區。
9月10日上午,根據仿煙棒棒糖包裝盒上的廠家地址,記者走訪了3家糖果廠,發現都是在村子裏的小型糖果廠,廠子沒有掛牌,並且大門緊閉。記者詢問了幾位村民,對於兩家糖果廠的名稱,村民表示從未聽說。
石家莊市槁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槁城區現有糖果企業30多家,主要集中在南營鎮和梅花鎮。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8月底,石家莊市槁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互聯網上注意到有糖果企業在生產仿煙棒棒糖,於9月3日在南營鎮召集31家糖果企業召開會議,要求禁止生產仿煙棒棒糖,已經生產的產品禁止出售。
“国产AV蜜桃网站調查發現,有七八家糖果企業生產這款棒棒糖,目前均已承諾不再生產。”這位負責人說。
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少輝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對於仿煙棒棒糖的監管仍存在一定法律空白。雖然其存在明顯不良誘導,但尚無全國性法律明確禁止生產和銷售,這給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遊戲遊藝設備、遊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張少輝律師指出,仿煙棒棒糖的設計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存在不良誘導,違背了該法關於“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
張少輝認為,保護未成年人遠離此類不良產品需要多方合力。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對兒童的引導教育,講解這類產品的潛在危害,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消費者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校園周邊的違規銷售行為,通過行政力量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完善法律保障體係,強化法律的監督落實。
“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清朗的成長環境。”他說。
截至發稿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在互聯網電商平台,這款仿煙棒棒糖仍在售賣。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