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5年9月5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與悅來國際會議中心,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浪潮集團副總裁齊光鵬圍繞“人工智能+”行動、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行業應用落地及民生利好等核心話題,深入解讀浪潮雲洲在可信數據空間領域的實踐與規劃,展現技術創新如何為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注入動能。
可信數據空間:“人工智能+”的“高速公路與收費站”
今年智博會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主題,關於可信數據空間在“人工智能+”行動中的角色定位。齊光鵬比喻稱:“‘人工智能+’要落地行業創新,離不開算力、數據、模型三大核心要素。如果說算力是動力,數據就是燃料,那可信數據空間就是連接二者的‘高速公路’,更是確保數據有序可控流通的‘收費站’。”
他進一步解釋,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明確要求加強數據供給側基礎設施建設,而可信數據空間正是這一基礎設施的關鍵載體。目前國家已在十多個行業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其核心價值在於打破“數據孤島”,實現不同數據主體間數據的有效、有序流通與交易。
“要讓這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離不開兩大技術支撐。”齊光鵬特別提道,一是隱私計算技術,能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比如金融機構無需獲取用戶全量醫保數據,就能通過隱私計算完成信用評估;二是區塊鏈技術,可全程記錄數據使用過程與次數,為數據流通加上“可追溯的安全鎖”,從技術層麵保障數據合規使用。
雙向賦能:可信數據空間與人工智能的“協同進化”
對於可信數據空間與人工智能如何相互賦能的問題,齊光鵬表示,二者的協同是推動“人工智能+”從“行業+AI”向“AI+行業”升級的關鍵。
“過去數據交易多是A、B兩方點對點的‘零散溝通’,可信數據空間則像搭建了一個‘數據樞紐’,把A、B、C等所有數據相關方連接在同一空間內。”他舉例說明,通過統一的連接器與監管機製,數據流通效率大幅提升,流通成本顯著降低,同時在多方協同中,行業數據集質量會向高質量演進——而高質量數據正是訓練行業級AI模型的核心“燃料”。
齊光鵬進一步解釋稱,當前各行業多處於“行業+人工智能”的適配階段,隨著可信數據空間帶來的數據質量提升,未來將逐步邁入“人工智能+行業”的創新階段:“AI會基於高質量數據重新創造新應用,比如在醫保領域,AI模型不僅能優化結算流程,還能為疑難病種診療、‘特精高專’藥物研發提供數據支撐,真正釋放創新價值。”
數據價值變現:重慶試點破局,2025年將迎關鍵突破
對於數據價值變現的推進情況與現存障礙,齊光鵬坦言,這一話題已在行業內探討多年,而國家《關於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國二十條”)已給出明確政策指引,各地行業試點正加速突破關鍵瓶頸。
“浪潮選擇重慶落地醫保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有兩大核心支撐。”齊光鵬介紹,一是浪潮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總部位於重慶,二是浪潮在渝北區布局了專注人工智能技術的國器智眸公司。依托這兩大技術底座,重慶醫保可信數據空間已實現與金融機構、保險機構、醫藥機構的數據價值聯動,比如為商保定價、銀行信用評估提供合規數據支撐。
齊光鵬透露,此次在重慶發布的醫保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已被定位為西南區域總部。未來浪潮將在重慶持續加大投入:一方麵推動隱私計算技術落地“最後一公裏”,另一方麵研發適配AI發展的密態計算、新型連接器等技術。
談及現存挑戰,他指出核心在於“價值分配機製”:“數據產生的價值最終歸屬誰?如何公平分配?這正是国产AV蜜桃网站在重慶探索清分結算創新場景的核心目標。”齊光鵬說,“2025年底,隨著試點場景的深化,醫保數據價值變現將實現實質性突破,同時在國家監管下,清晰的價值分配機製也將逐步成型。”
“未來,除了醫保,氣象、智能製造等行業也會建成可信數據空間。”齊光鵬表示,不同空間的連接器將在政府監管下實現互通,推動高質量數據跨行業碰撞融合,同時數據使用後的價值變現資金,又能反哺各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的建設,形成“數據流通—價值創造—生態繁榮”的閉環。
對於“未來突破方向”,齊光鵬從短期、中期、遠期三個維度給出預判:短期(2025年)將在醫保、氣象、智能製造等特定行業實現場景深化與價值變現;中期(2-3年)在可信數據空間連接器、隱私計算、密態計算等技術落地方麵取得重大突破;遠期(5年以上)則將重塑行業業態——“未來工作場景會是‘軟件智能體+特定場景機器人’的組合,比如工廠裏的機械臂搭配智能管理係統,實現‘黑燈工廠’的規模化落地。”他同時強調,“智能化不是‘無人化’,而是要在替代重複勞動的同時,保障勞動力有序銜接,這需要技術創新與法律規範、倫理準則同步推進,讓智能產業發展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