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VB首位九零後視後蔡思貝被傳事業停滯,近兩年無劇可拍,卻因新戀情港媒曝男友是幕後大佬和富貴生活引發討論。有人說她靠感情放棄事業,也有人惋惜她曾有的視後光環。但在我看來用事業停滯、感情精彩簡單評判蔡思貝未免太過片麵。她的處境恰恰體現了人生選擇的多元性,不該被單一標準綁架。從不同視角看外界的事業焦慮和她的人生節奏未必一致,旁觀者習慣用是否有新劇、曝光度高低衡量藝人的成功,覺得沒作品就是停滯。
但對蔡思貝而言,合約到期前的空窗期或許是主動調整,無論是沉澱自己挑選合適劇本還是享受生活都是她對人生節奏的自主把控。更何況她還獲周星馳邀請參演女足,這本身就說明她的專業能力未被否定。所謂停滯可能隻是外界的片麵判斷,用權衡利弊分析感情動態不該被等同於放棄事業。若儀因她有新戀情生活富貴就認定她不務正業,其實忽略了核心。藝人的感情生活與事業本可並行,對蔡思貝來說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未必會阻礙事業,反而過度被必須專注事業的標簽捆綁才可能讓她在焦慮中選錯方向。
如今她雖暫無新劇卻仍有知名導演邀約,可見她並未完全脫離行業,隻是在按自己的節奏前行。從維度升級看這件事也戳中了女性必須以事業為唯一重心的刻板觀念。長久以來,社會對女性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要求往往更苛刻,若專注事業可能被說不顧生活,若感情受關注又會被說放棄事業。
蔡思貝的處境恰恰說明女性的人生不該隻有事業成功這一種標準答案。無論是拚事業經營感情還是階段性調整,隻要是自主選擇就值得被尊重,這能讓更多人放下對女性人生模板的執念,理解選擇的多元價值。
蔡思貝的事業停滯、感情精彩不該是被嘲諷或惋惜的話題,她或許隻是在合約過渡期按自己的節奏生活,既沒放棄事業機會也未被外界標準綁架,用單一的事業成敗定義她的人生不如承認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節奏的權利,多元的選擇本就是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