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娛樂圈的風波比電視劇還離譜。你說一個人能紅多久?
能紅到離開後連父母都上熱搜,這事放在誰身上都夠紮心。喬任梁的父母,本來隻想在短視頻裏懷念一下自己的兒子,結果卻活生生被網友“雲審判”,不誇張地說,評論區比選秀決賽現場還要熱鬧,各路鍵盤俠輪番上陣,生怕自己錯過什麽熱度。
要說現在的網絡環境,真的比娛樂公司藝人養成還苛刻,大家對八卦的執念,甚至能追溯到藝人母胎時期。有網友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但喬任梁和他父母的故事,根本不需要表演,他們的每一幀,都是原地心碎。
父母年紀一大把,老老實實開個視頻號,拍點做飯、曬曬陽光,有些人卻專挑痛點狂戳。喬媽媽因為生病,臉部變形了點,評論區直接升級成“看相大會”;喬爸爸康複後麵部表情跟不上,也能被調侃成表情包。說實話,這種冷嘲熱諷,簡直是把別人的傷口當瓜田,隨手一摘就吃個痛快。
要說圈裏圈外,最懂得“造梗”升級的,還是咱們的網友。有人翻出舊賬,質疑喬任梁的離世有貓膩,甚至連兩位老人都被拉出來“深扒家教”,仿佛全網都成了現場法醫。你以為隻有喬任梁的父母遇到過?
前腳高以翔意外離世,他家人的微博也沒少被網絡噴子占領;後腳張若昀因為父母舊事被翻出,親情線也照樣被網友當成爽文主線來磕。誰家還沒點難處,非要被放大成全網狂歡的素材包?
說起來,喬任梁當年的人設有多討喜,現在父母在短視頻裏的溫和與倔強就有多讓人心疼。曾經那個粉色係的大男孩,拚到最後一刻,還要在鏡頭前強裝樂觀。等他走了,網絡上的“關心”卻變成父母的負擔,仿佛“你們連想念孩子的權利都得向網友報備”。
你不能賺錢,你不能開心,你不能長得和以前不一樣,你連難過都得有個理由。連“想好好活著”都成了原罪,這是什麽劇本?比狗血偶像劇還無解。
想想近幾年塌房頻出,哪一次不是全網一片喊打喊殺?肖戰風波之後,連帶著粉絲、品牌、合作方全都輪番過堂審問;王源抽煙事件,連父母都被網友指點江山。娛樂圈的“家庭連坐製”,簡直比古代還講究,誰攤上點事,背後那一大家子都得備戰。
其實大家嘴上喊著“理智吃瓜”,手卻比誰都快,戳一下傷口,能多挖一層熱度。但反過來看,真有人會因為攻擊藝人父母而覺得自己贏麻了嗎?
說句不好聽的,“網絡暴力”這四個字,早都快成娛樂圈的標配。你可以不喜歡一個人的作品,不用點讚,不用留言,直接劃走比什麽都高級。非得衝評論區爆錘兩句,除了讓自己爽,真能改變什麽?
有些人甚至把“正義感”寄托在傷害別人家屬上,到底是為了什麽?喬任梁父母的視頻,其實和大多數普通老人沒兩樣。隻是他們多了一層“藝人父母”的身份,在網絡世界裏,這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流量密碼。
可別忘了,明星也好,家屬也罷,都是普通人,難道不是因為熱愛生活,才想記錄一點微光?如果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溫柔都容不下,那才是真正的遺憾。有時候想想,娛樂圈最諷刺的不是誰塌房誰翻紅,而是全網一起站在道德高地上,爭當“網絡法官”。
人前說著要善良,人後動起手來比誰都狠。喬任梁已經離開那麽久了,父母還被困在流量漩渦裏,這場戲什麽時候才能真正落幕?其實所有被網絡言語傷害過的人,心裏恐怕都明白一個理:再多的熱搜、再高的流量,換不回一個完整的家。也許,這才是娛樂圈和普通人生活最紮心的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