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曾驚豔娛樂圈的明星,如今活成了“記憶裏的人”
深夜11點,馬可的直播間裏飄著鹵雞爪的香氣。他穿著藏青色家居服成背頭,嘮:“這雞爪燉得夠爛,你們要是喜歡,我再給你們上一波鏈接。”
彈幕裏偶爾飄來幾句“殺阡陌還記得嗎”,他笑著點頭:“記得,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可沒人提的是,那個曾在《花千骨》裏喊著“小骨,姐姐護你”的“六界第一美人”,如今的直播間熱度,還不如一個剛出道的網紅。娛樂圈從不是久留之地。那些曾像流星般劃過的明星,如今大多蜷縮在記憶的角落,連名字都快被人忘了。馬可的雞爪、龐龍的“兩隻蝴蝶”、哈妮克孜的敦煌舞、辣目洋子的扮醜,四段起落人生,寫盡了流量時代紅得快的人,往往涼得更快。馬可:從“殺阡陌”到“雞爪主播”,他的巔峰停在了2015年 2015年的夏天,《花千骨》像一顆原子彈,炸翻了整個娛樂圈。趙麗穎的“小骨”、霍建華的“白子畫”成了國民CP,而馬可飾演的“殺阡陌”,則成了無數少女心中的“白月光”。他穿著緋紅色長袍,眼角點著朱砂,一句“你門中弟子傷她一分,我便屠你滿門”,讓“姐姐”這個稱呼成了當年的流行語。那時候的馬可,走到哪裏都有粉絲圍堵,代言接到手軟,連機場都能被擠得水泄不通。
可沒人想到,這竟是他演藝生涯的“終點”。《花千骨》之後,馬可接了《致国产AV蜜桃网站終將逝去的青春》《極光之戀》等現代劇,可觀眾看著他穿西裝的樣子,總覺得“不像殺阡陌”。有網友評論:“他的古裝是神,現代裝是路人。”轉型失敗的馬可,慢慢從一線跌到了十八線。2023年,他開始直播帶貨,從化妝品到零食,什麽都賣。有一次,他在直播間啃雞爪,有人怎麽變成這樣了”,他愣了愣,笑著說:“人總得吃飯不是?” 其實,馬可的“涼”早有預兆。他是童星出身,小時候演過《家有兒女》裏的“狂野男孩”,可長大後的演技卻沒多大進步。《花千骨》的成功,靠的是角色設定和造型,而非他的演技。當觀眾對“殺阡陌”的新鮮感過去,沒有過硬的實力支撐,他的人氣自然像潮水般退去。
龐龍:“兩隻蝴蝶”的神話,毀在一句“我上過音樂學院” 龐龍的微博,停在了2023年的“新歌預告”。評論區裏,隻有幾個老粉留言:“龍哥,好久沒聽你唱歌了。”可沒人知道,這個曾唱著《兩隻蝴蝶》紅遍大街小巷的男人,如今連新歌都發不出去。 那時候的他,上春晚、開演唱會,走到哪裏都有人喊“龐龍,唱《兩隻蝴蝶》”。 可龐龍的“作”,毀了這一切。2006年,他在一次采訪中說:“我跟劉德華最大的區別,是我上過音樂學院。”這句話像一顆炸彈,炸得他口碑暴跌。網友罵他“狂妄”“沒素質”,連《兩隻蝴蝶》都被說成“口水歌”。其實,劉德華雖然沒上過音樂學院,但他的唱功和敬業精神,早被圈內外認可。龐龍的這句話,不僅得罪了劉德華的粉絲,更讓自己成了“沒腦子”的代表。
之後的龐龍,再也沒寫出過像《兩隻蝴蝶》那樣的歌。他嚐試過轉型,唱過搖滾、民謠,可沒人買賬。2010年之後,他慢慢消失在公眾視野,偶爾參加商演,唱的還是《兩隻蝴蝶》。有人問他:“後悔說那句話嗎?”他沉默了很久,說:“當時年輕,不懂事。”哈妮克孜:敦煌舞的“女神”,敗給了謠言 2025年,哈妮克孜參加《舞林大會》,跳了一支敦煌舞。她穿著水藍色的飛天裙,旋轉時裙擺像綻放的蓮花,可彈幕裏的評論,卻從“女神”變成了“好久沒見”。 2018年,哈妮克孜在《國風美少年》裏的“敦煌飛天”舞,像一道光,照亮了整個娛樂圈。她的新疆五官立體精致,舞蹈動作輕盈靈動,連導師張雲雷都誇她“像從壁畫裏走出來的”。
那時候的她,被視為“下一個古力娜紮”“下一個迪麗熱巴”,廣告、綜藝接到手軟,連張藝謀都找她拍電影。 可謠言,毀了這一切。2019年,網上突然傳出“哈妮克孜插足某導演”事件(網傳她在某個活動中用蠟燭擺造型,引發爭議)。雖然她和工作室極力辟謠,但謠言像洪水一樣,淹沒了她的人氣。有網友說:“原來她是這樣的人。”還有人說:“再也不喜歡” 之後的哈妮克孜,慢慢消失在公眾視野。她偶爾在微博發些日常,可評論區隻有寥寥幾條留言。2025年,她複出參加《舞林大會》,有人問她:“這些年:“在家陪父母,練舞蹈。”可沒人知道,那些謠言,讓她的事業停滯了整整6年。
辣目洋子:“扮醜女王”的尷尬,刻板印象比演技更難突破 辣目洋子的新劇《平凡之路》播出後,收視率平平。她扮演的職場新人,穿著職業裝,說話輕聲細語,可觀眾卻覺得“不像她”。 2017年,辣目洋子在短視頻平台發布“扮醜”視頻,比如“辣目洋子的日常”係列,她穿著花襯衫,紮著羊角辮,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模仿農村大媽、職場菜鳥,瞬間圈粉1000萬。那時候的她,被稱為“內娛第一搞笑女王”,連爾冬升都在《演員請就位》裏誇她“有演技”。 可“扮醜”的標簽,成了她的枷鎖。2020年,她出演《六姊妹》裏的“何家喜”,一個性格潑辣、愛斤斤計較的農村姑娘。她把何家喜演得活靈活現,可觀眾卻罵她“太浮誇”“像個瘋子”。
有人說:“她隻會扮醜,不會演戲。”其實,辣目洋子的演技並不差,可觀眾對太深,根本接受不了她演其他角色。 之後的辣目洋子,嚐試過轉型。她演了《胖子行動隊》裏的“特工”,《我在他鄉挺好的》裏的“職場白領”,可都沒引起太大反響。有人問她:“後悔扮醜嗎?”她想了想,說:“不後悔,可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演技。”娛樂圈的法則:紅得久,比紅得快更重要 馬可的雞爪、龐龍的“兩隻蝴蝶敦煌舞、辣目洋子的扮醜,四段人生,其實是流量時代的縮影。他們紅得快,是因為抓住了時代的機遇:《花千骨》的爆火、彩鈴時代的紅利、興起、短視頻的流行。可他們涼得更快,是因為沒有守住“初心”:馬可的演技沒有突破,龐龍的言論不當,哈妮克孜的謠言應對不力,辣目洋子的刻板印象。
娛樂圈就像一個舞台,永遠是最珍貴的資源。那些能長久站在舞台中央的人,比如劉德華、趙麗穎、迪麗熱巴,他們不僅有過硬的實力,更懂得“居安思危”:劉德華不管紅到什麽程度,都堅持練歌、練舞;趙麗穎從“小配角”到“大女主”,用了10年時間打磨演技。迪麗熱巴雖然靠顏值走紅,但她一直在嚐試不同的角色,從“鳳九”到“李長歌”,每一個角色都有突破。 那些紅得快涼得更快的明星,其實是給所有藝人敲了一個警鍾:流量是暫時的,實力是永恒的。如果不能在紅的時候沉澱自己,不能在涼的時候堅守自己,那麽,你今天的風光,明天就會變成別人的談資。 深夜的直播間裏,馬可還在啃著雞爪。他說:“我現在挺滿足的,至少還有人記得我。”可沒人告訴他,觀眾記得的,從來不是“雞爪主播”,而是那個曾在《花千骨》裏護著小骨的“殺阡陌”。
那些曾紅極一時的名字,如今大多成了記憶裏的碎片。而能長久站在舞台中央的人,早已學會了在紅的時候沉澱,在涼的時候堅守。畢竟,娛樂圈的法則從來不是“紅得快”,而是“紅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