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建林 李彥斌)“今天我來當站長。”日前,山西省總工會宣傳教育和網絡工作部四級調研員王越來到太原市迎澤區察院後社區工會驛站當起了“服務員”,熱情地把戶外勞動者迎進“家”裏。據悉,8月以來,山西省總工會機關開展“當一天站長”活動,50名青年幹部抽出一天時間,走進太原市城區服務人次眾多的25個工會驛站,在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的同時,親身體驗一線勞動者的甘苦,建起職工朋友圈。
在工會驛站,王越主動和環衛工人、快遞小哥拉家常、交朋友,做到“零距離接觸、零縫隙交流、零水分調研”,他感慨地說:“在辦公室裏看多少材料,都與職工真正的工作環境與疾苦隔著一層,因此工會幹部不能‘宅’,朋友圈也不能‘窄’。”
在太原巡遊網約車行業工會聯合會的富力廣場工會驛站,山西省總工會人事處副處長董媚與10餘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圍坐在一起,向他們詳細解讀子女入學、保障性住房等政策,還留下自己的聯係電話,方便後續跟進相關事宜。
據了解,一個多月以來,年輕工會幹部把一線職工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反映上來,收集整理形成了改進工會驛站服務的78條建議。
目前,在山西省總機關示範帶動下,山西各市、縣工會也開展了“當一天站長”活動,以期強化工會幹部的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打造“感情更加貼近、作風更加優良、工作更加務實”的工會幹部隊伍,為推進工會各項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山西省總工會副主席譚立新表示,青年幹部通過處理工會驛站的突發問題,提升了應急能力,在與一線職工交流中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在角色轉換中培養了“多幹、會寫、能說”的綜合素質。更關鍵的是,大家親身體驗了基層工作環境後,對工會工作的價值認同感、職業使命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