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9月15日電 題:海外同鄉共聚雲南:銘記曆史 感受多元與開放之美
記者 韓帥南 繆超
近日,前來參加第十二屆世界雲南同鄉聯誼大會的百餘名雲南同鄉和海外嘉賓代表,走進雲南昆明、大理、保山等地探訪,在行走中銘記抗戰曆史,沉浸式感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銘記抗戰曆史,傳承家國情懷
華僑華人代表參觀滇西抗戰紀念館。記者 劉冉陽 攝
在抗戰中,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既是大後方又是最前線,為全民族抗戰勝利貢獻了雲南力量。時至今日,在昆明、保山等地仍然保存著滇緬公路、滇西抗戰、南僑機工、駝峰航線等曆史記憶。
在昆明,代表們參訪雲南陸軍講武堂、西南聯大舊址,向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敬獻鮮花;來到保山,代表們參觀愛國僑領梁金山故居,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觸摸抗戰曆史、緬懷先烈。
“国产AV蜜桃网站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時付出慘痛代價,這段曆史應該被銘記。”澳門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賈崢說,唯有尊重曆史、以史為鑒,世界各國才能增進理解、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層出不窮的挑戰,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體驗多元民族文化,見證民族團結新貌
雲南民族眾多,各民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畫卷。此次行程中,代表們深切感受到了這份獨特的魅力。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代表們體驗白族紮染技藝,品嚐“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從昆明到保山,代表們一路看到各民族絢爛多彩的服飾,感受到雲南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文化,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成果。
常年旅居歐洲的毛埴鋮認為,雲南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一筆寶貴財富,新一代華僑華人更應利用廣闊的國際視野,推動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走上國際舞台,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了解雲南。
領略雲嶺綠水青山,感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華僑華人代表考察洱海生態廊道。李嘉嫻 攝
沿路走來,昆明、大理等地良好的生態環境給代表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來,雲南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將生態稟賦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繪就生態與經濟協同共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
在位於昆明滇池南岸的牛戀村,代表們看到一個傳統小漁村實現了從“泥巴村”到“網紅村”的蝶變。在大理洱海,海菜花肆意綻放,這是近年來大理打響洱海治理攻堅戰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緬甸華人寸得俊感慨地說,“此前隻知道雲南的空氣好、生態好,卻不知道雲南在這背後付出的努力。”他希望緬甸能夠學習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經驗,讓中國經驗惠及更多人。
感受對外開放新局麵,共享新發展機遇
華僑華人代表考察大理一家乳製品企業。李嘉嫻攝
雲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區位優勢突出。此次看到雲南的對外開放步伐也讓代表們深感振奮。
在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代表詳細考察了檢驗檢測、生物醫藥等項目。該園區實現滬滇雙城聯動,以南亞東南亞市場為依托,聯合打造中老、中越、中緬示範邊境經濟合作區。在大理,代表們了解到當地的乳製品出口東南亞,以及大理優良的營商環境吸引丹麥、新加坡、韓國等國企業在此長期發展的現狀。
“雲南建設中國麵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也為海外華僑華人帶來了無限機遇。”常年在柬埔寨發展的昆明市僑商會副會長歐陽勁剛表示,雲南能夠為僑商帶來市場擴容的機遇和供應鏈重構的機遇。
他建議想要回到雲南創業或拓展業務的海外華僑華人,可以選擇綠色食品、跨境電商、數字文旅等領域發展。
9月8日,以“敘鄉情 致勝利 共譜雲嶺新華章”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世界雲南同鄉聯誼大會在昆明開幕,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雲南同鄉和海外嘉賓赴會。此次大會由雲南省僑辦、省僑聯共同主辦,會期舉辦僑界青年創新創業圓桌會、南僑機工故事會和考察推介等多項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