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人們總以為我們這些富豪的孩子都賺得盆滿缽滿,有幾十萬上百萬可隨意支配,但我並不想成為富豪。” 馬斯克的長子(現為女兒)薇薇安·威爾遜表示很無奈。 可以說,與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4130億美元的身家相比,他的“女兒”卻過著普通合租生活,甚至需要兼職打工維持日常開銷。 2022年,剛剛年滿18歲的薇薇安·威爾遜向法院提交文件,申請將自己的名字從原來的“澤維爾·亞曆山大·馬斯克”改為“薇薇安·詹娜·威爾遜”,並拒絕與埃隆·馬斯克有任何形式的聯係。 這一舉動不僅是簡單的改名,更是徹底的身份重塑。 她拋棄了聞名世界的“馬斯克”姓氏,選擇跟隨母親家族的姓氏“威爾遜”,這在公眾視野中完成了一場與世界首富的正式割席。
馬斯克對此反應激烈,公開指責女兒被“覺醒文化”毒害。他甚至在一次共和黨支持者的集會上宣稱:“我的孩子被覺醒病毒殺死了”。 而薇薇安對父親的言論迅速回應,在社交媒體上冷靜而堅定地寫道: “我還活著。”這句簡單的回應,維護了她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價值,也徹底切斷了與父親之間最後的情感紐帶。
可以說與人們想象的富豪子女生活截然不同,薇薇安選擇了一條完全自食其力的道路。她與三位室友合租在洛杉磯的一套普通公寓裏,通過兼職模特工作維持生計。 “我能夠負擔日常開銷,擁有食物、朋友、住所及一定的可支配收入,這讓我相較於洛杉磯的許多同齡人已經足夠幸運。”薇薇安這樣描述自己當前的經濟狀況。
盡管母親經濟條件優越,但薇薇安並未接受來自家庭的經濟援助。她甚至多次因為經濟壓力猶豫要不要繼續上大學,這種經濟上的掙紮與父親4130億美元的身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實際細究薇薇安的成長經曆並非一帆風順。她曾就讀於洛杉磯一所貴族私立學校,但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她,因為性別身份的困惑,顯得格外格格不入。
而馬斯克將女兒的跨性別身份視為“覺醒文化”的毒害,這與他的政治立場轉變密切相關。 近年來,馬斯克逐漸向共和黨靠攏,甚至曾在特朗普政府中擔任“政府效率部部長”。他反複強調覺醒文化正在摧毀美國的年輕一代,這種政治立場與女兒的個人選擇產生了直接衝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馬斯克本人也剛剛經曆了與特朗普的公開決裂。 2025年6月,特朗普公開宣布:“我與馬斯克的關係已經結束”,兩人因“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爆發激烈口水戰。
而當馬斯克指責特朗普“活在鍍金泡泡裏”時,他或許沒有意識到,類似的階層脫節也存在於他自己與女兒的關係中。 隻得說薇薇安的選擇不僅僅是個體行為,更是對父親“財富神話”的一種反叛 。馬斯克的公眾形象建立在冒險、成功與金錢的疊加之上,而薇薇安選擇的,則是一條充滿不確定性但更貼近自我的道路。
馬斯克曾在采訪中表示,他試圖修複與女兒的關係:“ 我主動邀請她來我身邊,我示好,我想重新建立父女關係,但她不想和我待在一起。” 如今,薇薇安·威爾遜仍在洛杉磯為自己的模特事業打拚,她在社交媒體上擁有自己的小天地,分享著與三個室友的日常生活點滴。
在她最近發布的一張照片中,四個年輕人擠在公寓狹小的陽台上笑著,背後是洛杉磯平凡的街景。她在圖片說明中寫道:“幸福不在於空間的大小,而在於心靈的自由。”這條帖子獲得了超過五千個點讚。 也許這就是她用自己的選擇證明的價值:世界上有比財富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參考資料: 馬斯克長子自稱與父親斷絕關係後生活拮據——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