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今年莊重的國家典禮閱兵儀式上,48歲的李梓萌以沉穩大方的形象坐鎮主持席,一如既往地展現出國家級主持人的風采。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央視“招牌級”女主持人,竟然在單位“貸款上班”了整整二十年。
工作之外,她的私人生活也頗具特色。
甚至有朋友看她太過獨立、太過淡然,直接在社交平台替她發布征婚信息。
但令人費解的是,這條征婚信息發布後,竟無人敢回應一句,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緣由呢?
2025年9月3日,央視主持人李梓萌對閱兵進行了現場解說。
她的聲音依舊沉穩有力,節奏精準,語句幹淨利落。
尤其是那句“銘記曆史,致敬英烈”和“先輩用血肉築長城,国产AV蜜桃网站用科技護山河”,不僅成為現場的亮點,也迅速在全網刷屏,引發廣泛共鳴。
有網友感歎:“李梓萌的聲音,真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也有網友調侃:“她今天居然一個錯字都沒有,差點沒認出來。”
許多觀眾看到她如此嚴肅、毫無失誤的表現,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她。
因為,私下裏的李梓萌非常有趣,還因為經常出錯詞,被同事們戲稱為“貸款上班”的主播。
李梓萌1977年出生於遼寧沈陽,父親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工程師,家教非常嚴格。
她從小就展現出極強的語言天賦,小學時就能把《三字經》《弟子規》倒背如流,課堂上的朗讀和演講也總是表現優異。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位獨具慧眼的語文老師——蔣秀英。
這位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予她指導,還在課外為她單獨訓練朗誦和表達能力,為她日後走上播音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6年,19歲的李梓萌以遼寧省播音主持專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成為那一屆備受矚目的“潛力股”。
在大學期間,她因發音標準、台風穩健,頻繁參與校內外的演講和實習活動。
臨近畢業時,她便獲得進入央視實習的機會,在《文化報道》擔任播音員,正式邁入國家級平台。
2006年6月5日,29歲的她首次亮相《新聞聯播》,與康輝共同主持。
這一晚,她成為這檔頂級新聞節目曆史上最年輕的女主播之一。
為了貼合節目的莊重形象,造型師為她設計了一款短發假發套,而這套“職業發型”一戴就是近二十年,幾乎成了她的標誌性形象。
直到近幾年,她才逐漸以真發示人,不少觀眾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那不是她自己的頭發?”
雖然身為新聞主播,但她真正“出圈”的,卻是一次“失誤級”的口誤。
那是在某年五一勞動節的直播中,節目尾聲原計劃由她說出:“祝全國人民勞動節快樂。”
結果她不小心說成了“祝所有‘勞動姐’快樂”。
這一口誤瞬間打破了《新聞聯播》一貫的嚴肅氛圍。
就連搭檔康輝當場都忍不住笑到“嘴角抽筋”,而這一幕也被網友迅速剪輯傳播,讓她一夜爆紅。
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根據央視規定,主播在直播中每讀錯一個字,就要被罰款200元。
李梓萌因任務繁重、出鏡頻繁,長期承擔重要直播工作,成為台裏公認的“口誤高發區”。
因此,她也順理成章地被戲稱為“貸款上班”的人。
坊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她曾在某個月因多次口誤被罰款五萬元,幾乎等於“倒貼兩個月工資”。
長年累月下來,有人開玩笑說,她從事播音這些年,“罰款都快能在北京付一套房的首付了”。
這個說法雖然誇張,但卻真實反映了她職業初期所麵臨的困境。
好友倪萍曾笑著打趣她:“李梓萌啊,工作了二十年還買不起房,不是能力問題,是她一邊播新聞,一邊‘貸款’。”
雖然語氣輕鬆,但這番話中也透露出對她的心疼。
然而,外界的調侃和輿論的關注,曾一度讓她感到巨大壓力。
尤其是在她剛成為《新聞聯播》主播的那幾年,網友對她的評價並不寬容。
任何一次口誤,哪怕隻是發音稍有偏差,都可能被剪輯成段子,在網絡上瘋傳。
那段“頻繁上熱搜”的日子裏,她的情緒一度低落。
有一段時間,她晚上甚至難以入眠,總是擔心第二天會不會再出錯,擔心會不會又多一條“口誤合集”視頻,被觀眾徹底否定。
在她情緒低穀時期,《新聞聯播》資深主播李瑞英曾私下找她談話。
她沒有批評李梓萌,而是告訴她:“你才三十歲,能坐上這個位置,是觀眾對你的信任,也是你最大的挑戰。
大家不是不喜歡你,而是對你還不夠熟悉,所以容易挑剔。”
此後,李梓萌在化妝間常年放著一本手寫的“易錯字筆記”,時刻提醒自己注意。
這種嚴謹的職業態度,逐漸改變了網友對她的看法。
有一次突發新聞稿在開播前幾十秒才送到,她幾乎沒有時間預讀稿件,直接拿起就播。
整整八分鍾,她一字不差、語調清晰,節奏分明,連導播都忍不住稱讚,她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事業有成的她,如今48歲仍保持單身,讓父母操碎了心。
她的好友、“月亮姐姐”曾一度為她著急到在朋友圈公開“征婚”,希望為她覓得良緣。
但令人意外的是,那條征婚信息發出後,竟然無人回應。
並不是因為她不夠優秀,而是她太過出眾,反而讓人望而卻步。
不過,對李梓萌來說,這些都不再重要。
她並不排斥愛情,也不抗拒婚姻,但她更看重的是心靈的契合與彼此的尊重。
她選擇獨居、選擇租房,並非買不起房,而是她更享受那種不受束縛、自由掌控生活節奏的狀態。
她的人生看似“慢熱”,實則是另一種成熟與清醒。
這種對人生負責的態度,值得所有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