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6d/9426d/f10f3.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電器電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規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首頁>時政頻道>要聞>正文

電器電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規

來源:{getone name="zzc/xinwenwang"/}2025-09-15 22:22:13

日前,我國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領域(中國RoHS)首個強製性國家標準《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製使用要求》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於202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王鵬表示,強製性國家標準的出台,將進一步完善中國RoHS管控體係,加快構建企業生產有標準、消費者購買有標識、政府監管有抓手、行業發展有保障的治理格局,推動電器電子企業生產更多更好的綠色產品,讓綠色發展惠及每個人。

兜牢環保底線

電器電子產品量大麵廣,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典型的群眾身邊的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2025年上半年,我國智能手機產量5.63億台,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1.66億台。同時,空調的居民保有量7.8億台、彩色電視機5.5億台、電冰箱5.3億台、洗衣機5.02億台、電熱水器4.6億台。

“從使用環節看,国产AV蜜桃网站每天都要和手機、電腦、家電等各類電器電子產品打交道,如不對有害物質進行控製,就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風險。從廢棄後處理環節看,如不對有害物質進行控製,在集中處置時也可能導致有害物質濃度增加,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汙染。”王鵬表示,必須按照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對電器電子產品設計、生產等環節提出要求,從源頭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降低環境安全風險。

“強製性國家標準是守護人體健康、維護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固基石,是產業發展的'底線'與'紅線'。”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王玉環說。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並實施了快遞包裝、樂器、家具和塗料等產品有害物質限製使用的強製性國家標準,針對產品中可能危害消費者健康的甲醛、可溶性重金屬、多環芳烴和鄰苯二甲酸酯類等有害物質含量指標進行了嚴格限製,減少消費者使用相關產品時接觸有害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工信部著力推動我國電器電子行業綠色發展,與各方一道,逐步建立起中國RoHS管控體係。2016年,工信部聯合8部門出台《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製使用管理辦法》,並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細化配套舉措,強化有害物質源頭管控,要求手機、電腦、空調、洗衣機等12類產品生產或進口企業,采取國家統一推行的自願性認證或自我聲明的方式進行合格評定。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業的3萬多種型號電器電子產品完成合格評定,達到管控要求。

明確管控標準

“此次強製性國家標準從限量、標識、檢測三方麵明確了有害物質管控要求。”王鵬說。

從明確限量要求看,針對鉛、汞、鎘、六價鉻4種重金屬元素,以及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等6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在電器電子產品中的含量提出強製性限值要求,對相關生產企業形成有效約束,推動行業提升合規水平。

從明確標識要求看,通過標識、有害物質信息披露及技術支撐文檔保存等要求,確保有害物質管控結果可追溯、可核查。企業通過二維碼或電子顯示等數字化技術進行信息標識後,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能夠快速、全麵、精準了解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信息。

從明確測試要求看,規定的10種有害物質測試方法均與相應國際標準的技術要求保持一致,推動我國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與國際全麵接軌,為產品進出口貿易提供便利,進一步鞏固提升我國電器電子產業國際競爭力。

現行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主要依據2011年發布的推薦性國家標準《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對鉛、汞、多溴聯苯等6種有害物質進行管控。“隨著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步伐加快,為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環保電器電子產品的需求,考慮國際社會對有害物質管控的持續趨嚴和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技術工藝綠色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国产AV蜜桃网站於2024年6月對現行推薦性標準進行了修訂,新增了4種有害物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郭楠介紹,本次由推薦性國家標準升格而來的強製性國家標準延續了管控10種有害物質的要求,實現了無縫銜接。

電器電子產品種類多,數量龐大,此次強製性國家標準將電器電子產品分為兩類,提出了不同的管控要求。I類產品為納入《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製使用達標管理目錄》的產品,主要包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場景多、使用頻次高的電器電子產品,包含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熱水器、打印機、複印機、傳真機、電視機、監視器、微型計算機、手機以及電話機12大類產品。

王鵬介紹,I類產品是實施管控的重點。相關產品所含有的10種有害物質必須滿足限量要求,同時標注有害物質管控標識、披露各部件中有害物質含有情況等,保證信息透明,便於消費者識別及回收處理企業對報廢產品的分類處理。Ⅱ類產品為達標管理目錄之外的產品,需標注有害物質管控標識、披露各部件中有害物質含有情況等。

多維協同發力

據介紹,此次標準將在發布2年後,即202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於標準實施日期之前生產或進口的產品,將給予企業1年時間用於庫存產品消納,即2028年8月1日前庫存產品還可以銷售,2028年8月1日後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將不可以銷售。

對於新國標,一些相關企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在標準實施過渡期內,優化供應鏈管理,確保采購的原材料符合要求;通過產品設計優化與替代材料研發,替換含有有害物質的原材料;通過自建或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增強有害物質篩查檢測及體係化管理能力。

據了解,工信部將以強製性國家標準實施為契機,從監管強化、技術創新、政策配套及公共服務等多維度協同發力。

推進強製性國家標準落地實施。開展強製性國家標準宣貫活動,推動相關生產企業盡快了解和掌握標準相關要求,盡早開展準備工作,穩步實現過渡。以強製性國家標準實施為核心,聯動市場監管、海關等部門,加大標準實施後的監管力度,建立“生產企業自查—第三方機構檢測—政府隨機抽查”的閉環監管模式。研究推動數字化檢測報告應用,降低企業合規成本,提升政府監管效率。

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體係升級。針對管控物質替代需求,整合高校、科研機構及龍頭企業資源,發布技術案例與指南,通過培訓、宣貫等方式推動無害材料與工藝向中小企業滲透,縮小在合規水平上的差距。推動整機、零部件、原材料等企業建立健全有害物質合規管理體係,引導產業鏈協同升級,推動上下遊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協作機製,實現“原材料—零部件—整機”全鏈條綠色化管控。

完善政策配套與社會共治機製。動態調整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製使用達標管理目錄,根據管控需求和行業發展實際,適時擴大納入目錄的電器電子產品範圍。完善合格評定製度,細化實施規則,規範實施流程。加強管控工作宣傳,暢通消費者、行業協會、媒體監督渠道,構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係。

提升有害物質管控國際化水平。一方麵,密切跟蹤歐、美、日、韓等經濟體RoHS管控動態,借鑒其先進做法,推動我國管控要求與國際主要管控要求協調對接。另一方麵,積極參與RoHS管控領域的國際標準製定修訂,輸出我國先進管控經驗和標準化成果,提升國際話語權。

王玉環表示,標準正式實施之後,市場監管總局將依據新版國標對生產和流通領域的電器電子產品開展監督抽查工作,對於不符合新版國標要求的產品依法處罰,確保電器電子產品符合新版標準要求,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關注標準實施應用實際效果,跟蹤國際國內技術發展動態,研究標準改進完善方向。(記者 賴奇春 黃 鑫)

[責編:{getone name="zzc/mingzi"/}]
閱讀剩餘全文(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