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海澱之夜”活動中,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綜保區)舉辦“電子圍網新範式”發布暨移動哨兵啟動儀式,亮出開關運作一周年實踐成果,為首都外向型經濟注入科技動能。
此次發布的“電子圍網新範式”,通過“五線算法”精準識別人員穿越情況,“多網傳遞”秒級推送指令至機器狗,機器狗快速引導人員出區,全流程在海關監控指揮中心“數字孿生”閉環複現,實現海關無缺失、無接觸、無盲區快速響應,以智能監管踐行“無事不擾、有需必應”。
自2024年9月開關運作以來,中關村綜保區在多方麵突破。空間規劃上,一期12萬平方米研發空間已啟用,滿足精密設備入駐及研發需求;二、三期穩步推進,未來將打造中試基地、國際會議中心等,適配企業研發場景。政策與服務層麵,重點打造產業共性技術、超潔淨查驗、特殊物品查驗“三大專業化功能平台”;構建“1+5+N”科創出海服務體係,線上線下協同提供政策匹配、海外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企業“引進來”成本更低、“走出去”底氣更足。
作為“四區疊加”政策高地,中關村綜保區還推出稅收及貿易便利化政策,當前正開展“特殊生物製品和研發物品一體化通關”試點,探索高風險特殊物品入境聯合監管機製。未來,其將對標先進科技園區,在跨境數據流通等領域深化試點,持續釋放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