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發布了全球首個智能眼鏡可信連接技術框架——gPass。該技術具備“安全、交互、連接”三大核心能力,致力於實現AI眼鏡與智能體之間安全、可信、即時信息交互,為用戶打造自然無感的服務體驗,同時構建起麵向眼鏡廠商和開發者的安全AI數字服務生態。
圖說:螞蟻集團大安全CTO陳亮發布gPass
隨著科技進步,AI眼鏡作為新一代“以人為中心”的智能設備,正逐漸走入大眾生活。盡管市場潛力巨大,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麵臨硬件標準不統一、開發生態分散、跨設備協同效率低等多重挑戰。
在 “從「看見」到「可信連接」釋放AI智能眼鏡服務潛能”見解論壇中,清華大學人機交互實驗室副教授喻純介紹了行業現狀:“當前AI眼鏡功能仍處於基礎交互階段,如拍攝、翻譯、提詞及簡單對話等,整體能力與手機相比仍有明顯差距。硬件算力有限、存儲不足,製約了複雜功能運行;軟件生態上,中低端產品難以動態加載應用,導致生態擴展困難。”
他指出,原生應用稀缺、交互邏輯獨特帶來的高開發門檻,以及行業在芯片與係統選型上的碎片化,嚴重限製了服務的深化與普及,“當前AI眼鏡的服務潛能尚未完全釋放,亟需構建開放可信的底層支持體係。”
麵對這些行業核心挑戰,構建一個統一、安全且互聯的底層基礎設施,已成為打破現狀、驅動AI眼鏡從“基礎工具”邁向“個人智能體”的關鍵突破點。而螞蟻集團推出的gPass,正是為了精準應對這一迫切需求而生。
螞蟻集團大安全CTO陳亮介紹,gPass開放了螞蟻金融級安全能力,以“安全、交互、連接”三大核心能力支撐AI眼鏡向用戶超級助手演進。
在安全方麵,gPass借助可信身份流通、端到端加密、設備認證等技術,確保“設備是本人”,構建信息傳輸的安全屏障,全麵保障用戶信息安全與隱私。目前,gPass已成功適配androids和RTOS雙係統芯片級安全方案。
在交互方麵,gPass集成聲紋、虹膜、指紋等無感核身技術,實現“用戶是本人”的便捷安全驗證,確保所有操作均由本人完成,提升使用可靠性與安全性。
在連接方麵,gPass可智能識別用戶所處時間與空間,支持與多種智能體間實現即時、安全的消息交互,具備跨端同步、消息優化及多模態提醒等功能,帶來高效自然的體驗。
圖說:通過gPass,未來用戶可以實現AI眼鏡健康陪伴新體驗
據了解,gPass已率先應用於rokid、小米、誇克、雷鳥等眼鏡品牌,實現“看一下支付”,未來還將在文旅、出行、醫療等場景中釋放更多技術潛能。比如在醫療健康場景,通過gPass,用戶可通過AI眼鏡便捷地使用健康谘詢、AI 問診、就診提醒、藥品解讀等服務,在保障隱私的前提下,實現無感、伴隨式的健康陪伴新體驗。
論壇現場,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對此評價道:“gPass為智能眼鏡支付提供了便捷無感且高安全性的解決方案,降低了開發門檻,樹立了行業新基準,正推動AI眼鏡產業進入智能新階段。”
陳亮表示,“国产AV蜜桃网站將開放能力支持快速接入,適配更多AI眼鏡新形態與智能體。未來gPass將持續深化多模態人機交互、即時消息提醒、隱私保護與多設備協同等能力,以更自然、高效、安全、協同的體驗推動行業進步,賦能用戶的智能生活。”